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8日電(李倩)“嗡嗡嗡……”循着無人機飛行的聲音望去,內蒙古易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操作員操作遙控器的身影,在陽光下定格。
無人機操作員正在進行實機操作。新華網 李倩攝
隨着低空經濟政策逐步放開,無人機在農業、物流、巡檢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呼和浩特低空經濟産業鏈中的企業正在展現活力。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積極推進低空經濟相關産業發展,引入低空空域管理、無人機製造、無人機導航等産業項目,搶佔低空經濟新賽道,激發低空經濟消費潛力。
呼和浩特布局低空經濟,是多重優勢疊加的必然選擇。
呼和浩特擁有優質空域,今年將申報70平方公里空域,為飛行器測試和應用場景開發提供了理想的試驗場。
在8月8日舉行的2025低空經濟敕勒川思客會上,呼和浩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敏娜介紹,呼和浩特作為全國首批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獲得自治區“商業航天産業基地”和“低空經濟示範區”的雙重政策加持。
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飛行測試基地效果圖。新華網發
今年,呼和浩特編制完成《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及白塔機場片區更新發展空間規劃》,正在編制《呼和浩特市“十五五”低空經濟交通行業發展專題》,為産業培育提供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
呼和浩特積極推動與中國航科院、中科院地理所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合作,通過設立“一中心、兩研究院、四實驗室”創新矩陣,持續推動關鍵技術攻關,謀劃建設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低空試飛基地和國家級風洞群,為産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一年前,呼和浩特低空經濟産業園揭牌成立,現已引進蜂巢航宇、中翼低空等37家優質企業,落地10個飛行器總裝製造項目,全部項目投産後將實現無人機年産能5000&的規模效應。其中,恒域低空科技建設的測風激光雷達生産線,填補了內蒙古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今年3月,由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駐區企業內蒙古羿航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北潔衛士150”無人機發布。這是內蒙古地區首款自主研發生産的高空清洗作業無人機,可實現在100米高空進行清洗作業,日清洗面積可達8000平方米,單日可完成40層大樓的立體清洗。
7月29日,中翼低空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無人機産線及科普研學項目在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投産運營。新華網發
低空經濟正在逐步融入現實生活。呼和浩特開通托克托縣至航天經濟開發區的80公里低空物流航線,完成生鮮運輸試飛任務,推出“伴鳥飛行”等特色低空觀光項目。無人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林草巡護、電力巡檢等專業領域。在物流運輸、文化旅游、應急救援等領域,呼和浩特打造了10余個示範典型案例,其輻射帶動作用已延伸至“呼包鄂烏”城市群。
為強化要素保障,呼和浩特依託“蒙科聚”創新&&集中發布5項低空經濟領域關鍵技術成果,促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通過舉辦青少年無人機競賽、建設專業培訓基地等,為産業發展持續輸送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