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條例》將於9月1日起施行-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5 14:29:28
來源:新華網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條例》將於9月1日起施行

字體:

  記者從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9月1日起施行,着力破解“一人多卡”“一事一卡”的問題。

  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是指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集成身份識別、資金髮放、支付結算等功能,實現持卡人憑社會保障卡跨地域、跨領域享受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參與社會生活,實現一卡通用。

  持卡人憑藉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可以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參保登記、工傷認定、職業培訓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同時,社會保障卡還可用於就醫結算,在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支付醫藥費用,簡化群眾辦事流程。

  對政府部門而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具有整合資源、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優勢。通過“一卡通”&&,人社、醫保、民政等部門能夠實現居民身份信息、參保信息等數據的共享與互通,打破信息孤島,避免數據重復採集,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隋江濤介紹説,截至6月底,全區社保卡持有人數達到了2325.35萬人,基本實現了人手一卡,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達到1704.18萬人。同時,全區建立快速發卡網點2085個,覆蓋全區所有旗縣區,現場制卡15分鐘內完成,實現了社保卡“立等可取”“即辦即拿”“就近辦理”“全區通辦”。

  在社保卡應用方面,人社領域實現人社業務“一卡通辦”,全區人社95項服務事項可持卡辦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待遇已實現系統自動調用社保卡,確保待遇實時進卡。就醫購藥領域全區0.4萬家醫療機構和1.6萬家協議藥店實現使用實體社保卡本地和跨省異地就醫購藥。補貼發放領域全面推動各項惠民惠農補貼資金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由人社部門向財政部門提供社保卡查詢、核驗、卡號變更推送接口等技術支持。政務服務領域已全面實現自治區政務服務&&、蒙速辦電子社保卡掃碼登錄。推動景區社保卡“一卡通游”、博物館“一卡通覽”、公交車“一卡通乘”等應用,進一步拓展社保卡的應用空間。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農牧處處長賈海濤&&,從2024年1月1日起,自治區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全區範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集中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截至2024年底,內蒙古自治區惠民惠農“一卡通”系統累計發放財政補貼436.36億元,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補貼資金329.35億元,社會保障卡登記率達到89.3%,實現95%的惠民惠農補貼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今年1月至7月,“一卡通”系統已累計為領取惠民惠農補貼的群眾登記社會保障卡1030萬張,登記率達到93%以上。2026年開始,“一卡通”系統新增保障對象要全部登記社保卡,所有惠民惠農補貼資金全部通過社會保障卡發放。

  自治區財政廳積極探索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金融服務,推動把“一卡通”中的財政補貼發放數據變成金融授信的依據。按照“財政搭&、部門監管、銀行讓利、群眾受益、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聯合各代理銀行,推出“一卡通”金融服務産品,向農牧民提供“無抵押”貸款,並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上給予優惠,支持農牧業生産,助力農牧民增收。截至目前,共發放貸款2萬餘筆,投放資金30.89億元,農牧民僅用自己的社保卡,即可享受到惠民惠農金融業務“一站式服務”。(記者王春燕)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