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安盟打造北緯47°避暑旅游新地標-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6 09:20:1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興安盟打造北緯47°避暑旅游新地標

字體:

  “阿爾山沒有30℃的高溫熱浪,只有22℃的清澈涼爽,在這裡你完全可以實現‘冷氣自由’……”7月9日,在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上,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于吉順以詩意語言向八方賓朋發出真誠邀約。當盛夏熱浪席捲全國多地之時,興安盟這片被大興安嶺環抱的秘境,正以氣候資源為支點,釋放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作為全國首批、全區首個獲評的“避暑旅游目的地”,興安盟的底氣源於其不可複製的地理地形、氣候資源與生態環境三重優勢。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李修倉在解讀最新發布的《興安盟避暑氣候資源助力文旅産業發展白皮書》時説:“興安盟四季分明,夏季溫涼舒適,雨熱同季,空氣質量優良率高達98.1%,平均負氧離子濃度達世衛組織‘特別清新’標準三倍以上。”尤其是阿爾山市,森林覆蓋率高達81.2%,年均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2.3萬個,獨特的立體氣候景觀與純凈生態環境,成為吸引暑期游客的王牌。

  漫步在阿爾山的氧心森林浴道,上海游客鄭秀感嘆不已:“天氣涼爽舒服,雨後山頂霧氣縹緲,仙氣飄飄,心情一下子就舒緩了。”廣袤林海隔絕暑氣的清爽體驗背後,正是興安盟着力打造的避暑深度體驗游。

  阿爾山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邢天宇介紹,阿爾山市正積極探索“資源融合+體驗創新”,將氣候資源轉化為康養品牌內核,為游客提供身心療愈體驗。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肖潺同樣&&:“阿爾山夏季均溫22℃的優勢在南方不可想象,是理想的避暑目的地,需以更豐富産品提升體驗。”

  眼下,隨着森林康養、研學旅行、露營度假、特色演藝等深度産品的持續推出,阿爾山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已從1.6天延長至2.5天。消費結構也隨之優化:溫泉療愈、森林SPA、特色民宿等新興消費快速增長,景區門票等基礎消費佔比下降,實現了從觀光“流量”到深度“留量”的華麗升級。

  興安盟的避暑旅游版圖,絕不局限於阿爾山。視線轉向科右前旗,國家4A級景區烏蘭毛都草原展現着另一種壯美風情。依託其獨特的原生態山地草原地貌、清涼氣候和富集游牧文化,當地打造了草原民宿集群、游牧文化觀賞、草原風情體驗、牧場露營等沉浸式産品。游客在此可以看藍綠相接的天際線,拍烏蘭河九曲晨霧,夜晚仰望草原璀璨星河,清晨被鳥鳴喚醒,推窗即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畫卷。

  在烏蘭浩特市,洮兒河與歸流河交匯,孕育了良好的自然生態,也造就了洮兒河國家濕地公園這片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一踏入公園,清涼氣息便撲面而來。“在河畔蕩着鞦韆,細聽流水潺潺,真是舒服極了!”游客詹子霞感嘆道,這裡還可以體驗划船漂流、戶外拓展、親水嬉戲,沉浸自然之美的同時盡享清涼,舒緩身心,擁抱夏日愜意。

  如今,游客“打卡”夏日興安盟有了更多驚艷選擇,不僅有阿爾山火山群托起的翡翠天池,也有烏蘭毛都草原綿延的碧浪。哈拉哈河的漂流激浪、鹿角灣營地的靜謐星空,共同詮釋着“中國版瑞士”的避暑美學。杜鵑湖畔的晨霧、五里泉的冷冽,為游客書寫着逃離熱浪的詩意序章。

  支撐這豐富體驗的,是興安盟近年來系統化的避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品牌塑造。阿爾山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氧心森林浴道、烏蘭毛都草原宿集等重點項目落地,顯著提升了整體接待能力與游客體驗品質。同時,興安盟通過舉辦各類旅游節慶、特色活動,研發宣傳特色産品,推廣美食文化等多元方式,持續擦亮氣候旅游新名片。

  《興安盟避暑氣候資源助力文旅産業發展白皮書》《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2025》等重要成果的發布,更是用科學數據解碼了北緯47°黃金避暑帶的稀缺價值,為産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撐。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高級研究員李一依指出,興安盟構建“溫泉+森林+氣候+體育+冰雪”多元康養産業體系,正在帶動旅游度假人數和收入持續增長。

  興安盟的夏日,是一場永不落幕的文旅盛宴。緊盯市場需求,興安盟正着力推動“避暑+旅游”模式,打造“避暑+康養”“避暑+研學”“避暑+夜游”“避暑+節慶”“避暑+文創”等精品旅游路線,加快形成一批支撐度高、競爭力強的避暑旅游新業態。

  “我們阿爾山將持續優化産品供給,提升服務品質,擦亮‘中國天然氧吧’金字招牌,構建全季旅游體系,推動避暑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阿爾山成為全國生態旅游標杆。”阿爾山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許靜&&。

  在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驅動下,嶺上興安這片承載着北疆風情與生態魅力的土地,正擘畫着避暑旅游擴容升級的新圖景,必將吸引更多追尋詩意棲居與身心清涼的目光。(記者 高敏娜)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