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記者來到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敖靠塔村的準格爾旗羯羊科技中心,一隻只山羯羊體型健碩,悠閒地吃着飼草。該中心是為發展羯羊産業設立的天然實驗室,這裡有11棟標準化養殖棚圈,薩福克湖羊、遼寧蓋縣絨山羊、阿爾巴斯絨山羊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基礎母畜分佈在各個圈舍內。
“準格爾旗羯羊科技中心是2020年建立的,經過我們5年的精心選育,精選出優質的內蒙古白絨山羊基礎母羊300多只、湖羊基礎母羊150多只、薩福克基礎母羊150多只。我們的湖羊是優質的綿羊母本,它具有多胎性。薩福克是優質的綿羊父本,它的種源優勢是在前6個月育肥特別快。”準格爾旗羯羊科技中心負責人王金燕介紹道。
準格爾旗地處蒙、晉、陜金三角地段,季節分明,光照充足,地面自然植被資源豐富,孕育出苜蓿、地椒等優良牧草,為準格爾羯羊提供了優質的食物來源。這種獨特的生長環境養育出的羯羊肉質優良,無膻味、高鈣、高蛋白,被譽為羊肉中的極品。
2019年,“準格爾羯羊”地理標誌經國家知識産權局審核通過並獲發商標註冊證書,成為準格爾旗第一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多年來,準格爾旗農牧業部門發現農牧戶在養殖過程中存在規模小且技術力量不足,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造成産業發展滯後、品種退化。基於對産品發展前景的考慮,準格爾旗多舉措激活品牌,成立了準格爾旗羯羊科技中心,以提升羯羊種質功能,開發羯羊肉産品潛在能力。同時充分發揮地理標誌的作用,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自準格爾旗羯羊科技中心成立以來,我們每年能給當地養殖戶提供300多只優質的種公羊,我們和旗裏的養殖大戶建立了穩固的關係,給予他們技術上的支持,讓他們養的羊品質得到穩固提升,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從而輻射了周邊更多的小型養殖戶,共同助力‘準格爾羯羊’品牌的發展。”王金燕説。
除了“準格爾羯羊”,準格爾旗還在其他農牧業領域積極打造地理標誌品牌,推動鄉村産業多元化發展。
在沙圪堵鎮小雜糧展示中心,五字灣村駐村書記王小波正在直播間帶貨,售賣準格爾糜米,村民種出的優質糜米在線上十分受歡迎,賣出了好價格,有了好銷量。
準格爾旗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山區,日照充足,這樣的地理環境為糜米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使得準格爾糜米在準格爾旗的五穀雜糧中佔據着獨特的地位。同時,政府高度重視商標品牌培育工作,發布了相關實施方案,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加大商標培育註冊力度,多舉措提升“準格爾糜米”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我們村今年種植糜子1300多畝,這幾年政府持續打造高標準農田,村裏的合作社承包村民的土地統一種植,好的水源條件讓糜米産量也增加了,今年糜米的産量預計有2萬多斤,村民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王小波説。
如今,準格爾旗正持續加強地理標誌産業化發展,深挖農牧業潛力品牌,培育更多具有準格爾特色的地理標誌産品,為實現農牧業現代化,讓農牧民共享産業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而努力。(記者 郝雪蓮 準格爾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