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11日電 2025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於9日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論壇中心舉辦。大會期間,興安盟行署黨組成員、副盟長,科右前旗委書記孫書濤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去年興安盟獲評全國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稱號以來,顯著的變化是什麼?
孫書濤:最顯著的變化可以用“三個躍升”來概括,游客數量、品牌價值、産業格局的全方位躍升。
一是游客數量大幅躍升。阿爾山的氣候條件得天獨厚,被譽為“天然空調”,溫差濕度適宜,體感涼爽度遠超同期南方“火爐”城市。森林覆蓋率超80%,每立方厘米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達2萬,超過世衛組織標準,形成天然“氧吧療愈”效應。具有立體生態資源優勢,草原、森林、湖泊、溫泉四重景觀交織,可開發徒步、騎行、溫泉療養等多元避暑場景。特別是“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稱號,讓興安盟從“內蒙古後花園”變身為“華北避暑客廳”,與“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等稱號聯動,形成“生態+避暑”王牌組合,吸引了康養、研學等不同客群,很多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2023年,游客總量突破2200萬人次,2024年為2900萬人次,增速超30%;游客平均停留時間從1.6天延長至2.5天。2024年,阿爾山登頂華北暑期熱門縣城榜首;興安盟旅游熱度環比增速衝進全國前五。
二是品牌價值大幅躍升。實現從“單季避暑”到“四級旅游”的轉變。打造了春季阿爾山杜鵑賞游、夏季興安盟那達慕、秋季五角楓文化藝術節、冬季阿爾山冰雪節等為主的“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的全季旅游格局,2024年舉辦歷時33天的“天天那達慕”,接待游客1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在全區推廣。冬季推出“五個天天”系列産品,開展首屆阿爾山迎新年冰雪那達慕等活動,結合“森林浴道”“火山溫泉”等高端養生項目,把“涼資源”變成“熱經濟”。游客結構出現新變化,由東北三省向江浙滬、向年輕人轉變,走出了傳統避暑旅游“旺季火爆、淡季冷清”的困境。
三是産業格局大幅躍升。依託烏蘭毛都草原、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優質避暑資源,開發大量文旅産品,帶動避暑産業全鏈條發展。在民宿方面,先後運營草原宿集、牧野山澗親子輕奢度假酒店、鹿角灣溫泉度假營地等爆款民宿。今年草原宿集中的草原火山酒店、草原河谷酒店兩家,線上預售度假套餐僅5天銷售額就突破1000萬元,其他民宿旺季房間也銷售一空。在研學方面,“草原天路·北疆穿行”路線入選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興安盟主題研學線路入選北京首批“融鑄式”研學精品線路,預計今年暑期研學人數有望達到2萬人次。在康養方面,與北京大學藝術與健康管理實驗室合作,發布“金歌曼舞·怡養之旅”産品,組織游客到阿爾山開展療愈體驗。呼倫貝爾老年體協已將阿爾山中國溫泉博物館作為其工會療養基地。開通長春、瀋陽、山海關等城市直達阿爾山避暑專列,阿爾山入選2025年全國縣域自駕游標杆縣。
新華網:今後,興安盟將如何放大“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效應?
孫書濤:以“阿爾山國家級度假區”為龍頭,以“避暑”為核心,充分發揮全域氣候資源,通過産品深挖、品牌聚合、全域聯動,將氣候資源轉化為全季消費力。具體來説,主要聚焦“三個重點”。
一是重點謀劃全域全季旅游。各旗縣市分別塑造特色鮮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烏蘭浩特市重點開發“一館三址”紅色旅游、葛根廟紅色馬鎮、三合村朝鮮族民俗村,推動城市休閒游。阿爾山市將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與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草原等景區景點一體化打造,聚焦“避暑旅游”“溫泉療養”開發産品,全力創建全國旅游名縣。扎賚特旗以稻穀景區為核心,深化與斯瑪特集團研學合作,有針對性地吸引白城、齊齊哈爾等周邊地區游客,在機車音樂節基礎上謀劃稻旅融合新業態。科右前旗聯動烏蘭毛都草原景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響“杭蓋草原 烏蘭毛都”品牌。突泉縣發揮體育基礎設施優勢,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推動明星湖、寶石湖景區升級。探索寶石鎮雙城古城活化利用,與企業合作開發春州古城業態。科右中旗打造好王布和康養游品牌,連通錫林郭勒、烏拉蓋旅游公路謀劃旅游業態;推動翰嘎利湖、五角楓、中影基地景區聯合打造5A級旅游景區。春季組織了“百萬人戶外大休閒”活動等主題活動。夏季打造旅游爆點,啟動為期100天的“天天那達慕”。8月8日,興安盟那達慕大會將開幕,7月20日、8月10日,阿爾山國門邊境風情跑、阿爾山馬拉松將激情開跑。秋季延長旅游旺季時長,冬季推動旅游持續升溫。圍繞“童話阿爾山”品牌,舉辦阿爾山冰雪節、全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錦標賽、阿爾山雪地足球超級聯賽,保持全年文旅強勁發展勢頭。
二是重點謀劃産品創新。圍繞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謀劃實施的6個溫泉酒店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形成一定規模的溫泉酒店集群;圍繞旅游交通體系謀劃實施航空、鐵路、公路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破解“進入性”交通瓶頸問題;圍繞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編制中國北方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標準,完善百條森林浴道配套設施。深化“避暑+文旅”融合發展,圍繞阿爾山啤酒青坊、聖泉雪集等項目打造夜間演繹活動,舉辦烏蘭毛都草原音樂節、五角楓音樂節、機車音樂節等消夏主題活動,舉辦蒙東地區美食品鑒交流活動,繁榮“沉浸式夜游”。
三是重點謀劃服務提升。踐行“暖暖的阿爾山”服務承諾,持續落實寵客服務,建立幫廚幫工志願者服務機制和平急兩用住宿機制,在旅游高峰期協助餐飲企業應對人手短缺,增強暢通避暑旅游交通線路,推出興安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東北三省跨區域避暑線路,共享客源市場。將“暖暖的阿爾山”從單一服務升級為全域、全鏈條的體驗保障,強化“避暑+暖心”雙IP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