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北疆·新華訪談丨武金虎:助力興安盟打造國家級避暑旅游目的地-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1 10:02:50
來源:新華網

讀懂北疆·新華訪談丨武金虎:助力興安盟打造國家級避暑旅游目的地

字體:

  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11日電 2025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於9日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論壇中心舉辦。大會期間,興安盟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武金虎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過去一段時間,興安盟氣象局在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顯著進展?能否舉例説明一些具體的項目或成果?

  武金虎:近兩年,興安盟氣象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緊緊圍繞“三個高水平”“三個高質效”,全力推動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氣象科技支撐。

  在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方面,一是首個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系統建設項目獲批建設,區域突發性、災害性天氣監測能力顯著提高。二是建立全國首家縣級農業氣象科研工作站,大力推廣智能節水灌溉氣象預報技術,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經過對比實驗,每畝地可節水70噸、節電4.5度、節約勞動力35元,綜合節支不少於185元;力耕地保苗5500株、糧食畝産700公斤以上,實現節水節電、降本增産。三是與上海市氣象局結對幫扶,推動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工具箱落地應用,實現預報分析和預警防禦指引方案的快速編制和分鐘級響應。引進氣象健康指數、森林康養指數等前沿評估模型,構建興安盟旅游氣象康養綜合服務&&,康養旅游氣象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在氣象社會服務現代化方面,一是深入落實“131631”遞進式服務機制和“32101”人工影響天氣應急響應機制,深度融入全盟應急指揮和防災減災救災全過程,特別是在森林草原防滅火、糧食安全、防汛抗旱等方面,多部門高效協同聯動,共同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二是紮實推進氣象+賦能行動,不斷完善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實現農業氣象服務覆蓋糧食生産全過程。助力興安盟獲全國唯一“全域避暑旅游目的地”金名片,開展杜鵑花、五角楓紅葉等特色旅游專業氣象服務。深入推進氣象災害防禦重點單位管理,建立重點單位管理工作機制,推動重點單位監督檢查納入安委會安全生産檢查內容,初步形成“四個1”重點單位氣象安全管理模式,應對氣象災害的綜合能力和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新華網:隨着全球氣候變化,興安盟氣象局將如何加強氣候變化監測、評估和應對工作,為地方可持續發展提供氣象支撐?

  武金虎:面對日益顯著的氣候變化影響,興安盟氣象局將從三方面強化支撐:一是深化部門協同,與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共建數據共享&&,針對農業、能源等重點領域編制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報告,為碳達峰碳中和及産業結構調整提供決策支撐;二是夯實科技基礎,整合氣象數據構建氣候變化數據集,聯合上級氣象部門與科研院所強化氣候變化研究,建設溫室氣體監測網絡,提升氣候模型研發與極端天氣機理研究能力;三是聚焦生態與風險防控,開展草原森林氣候承載力評估,建立分行業風險評估模型,強化氣候可行性論證,從生態保護、資源利用到重大工程布局,全鏈條助力地方可持續發展。

 新華網:興安盟氣候條件優越,在康養和旅游領域有獨特優勢,氣象部門在氣象賦能康養和旅游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請簡要介紹一下相關工作的進展或者工作成效。

  武金虎:依託“涼爽氣候+優質生態”雙重優勢,興安盟氣象部門以專業化服務助力區域打造國家級避暑旅游目的地。通過精細化氣候資源評估,完成全域避暑適宜區區劃,確定阿爾山、烏蘭毛都草原等核心區域為“夏季舒適日數超90天”的優質避暑帶,其中阿爾山年均夏季氣溫 18.7℃,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3萬個以上,為避暑旅游目的地認證提供硬核數據支撐。

  創新推出“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 實時監測系統,通過景區電子屏、文旅&&等渠道發布。開發“氣象+交通”聯動預警機制,實現極端天氣下旅游線路的智能調度。結合氣象數據打造旅游線路,帶動周邊200余家民宿、農家樂形成集群效應,讓“天然氧吧+清涼夏日”成為興安盟避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