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紅色興安 綠色發展——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新聞攝影展在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開展。
本次展覽精選172張新聞攝影作品,分紅城主線、生態名片、綠野歡歌、工業變遷、文旅風采、安全屏障、民生福祉7個篇章,突出反映興安盟以紅色基因為靈魂、以綠色發展為底色,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興安新篇章的壯麗征程。
我們把“紅色興安 綠色發展——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新聞攝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這裡,呈現給大家。今天展示的是“綠野歡歌”篇章,共26張照片。
綠野歡歌
稻花飄香,牧歌悠揚。這裡是國家重要農畜産品生産基地的組成部分,既有在第26屆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上斬獲特別優秀獎的興安盟大米,也有名揚四海的興安盟牛肉、羊肉和阿爾山礦泉水。興安盟將農牧業作為當家産業,不斷在提高單産和科技貢獻率上下功夫,努力做大做強農牧業,從傳統耕作養殖到智慧農牧業,正朝着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闊步前行,用1%的耕地生産出更多的糧食,讓“中國碗”裝更多“興安糧”。

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哲裏木公社的畜群。
新華社記者 白斯古郎 攝(1982年12月7日發)

內蒙古東部的興安盟和哲裏木盟今夏雖遭受嚴重洪澇災害,但100萬畝水稻仍獲得好收成。圖為烏蘭浩特市西白音嘎查(村)農民在收割水稻。
新華社記者 王曄彪 攝(1998年10月12日發)

2000年10月20日,興安盟五岔溝林業局的577戶員工率先辦起了家庭生態林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家庭生態林場地處大山之中,以家庭為單位,群眾自願承包宜林荒山荒坡,做到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圖為穆方旭夫婦在牧羊。
新華社記者 王曄彪 攝

2003年2月19日,興安盟扎賚特旗農民在勝利農機公司購買四輪拖拉機準備開始春耕。這個農機公司從春節後每天銷售拖拉機15&以上。
近年來,內蒙古各地農民機械化、科學化種田意識逐年提高,隨着收入增加,購買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等農用機械的農民越來越多。
新華社記者記者 李欣 攝

2003年5月29日,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農民在沙區稻田裏插秧。
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興安盟阿爾山市白狼林場種鹿養殖基地養殖的梅花鹿(2014年8月30日攝)。
興安盟阿爾山市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全市有林地面積約52萬公頃。自2012年起實現禁伐後,阿爾山市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産業。
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2018年5月21日,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的扶貧示範基地奶牛養殖場內,飼養員為奶牛添加飼料。這家養殖場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對貧困戶進行幫扶。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烏蘭毛都草原上的牛群(2020年7月2日攝)。
盛夏時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烏蘭毛都草原綠意盎然,風景醉人。烏蘭毛都草原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屬丘陵山地草原,風光獨特。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上圖:2003年2月21日,興安盟脫毒馬鈴薯開發中心的技術人員在脫毒馬鈴薯繁育車間觀察種苗長勢。
下圖:2008年6月20日,興安盟脫毒馬鈴薯培育中心的技術人員在大棚中觀察薯苗長勢。
興安盟脫毒馬鈴薯培育中心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脫毒馬鈴薯研究生産基地。該中心的脫毒馬鈴薯微型種薯具有結薯早、無病毒感染、産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上圖:2020年9月24日,農民在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永寶村海波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挑選辣椒。金秋時節,突泉縣一派豐收景象。
下圖:2020年9月24日,農民在突泉縣突泉鎮永寶村收穫辣椒。
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2020年9月26日,牧民在科爾沁右翼中旗舉行的首屆內蒙古賽牛節上參加擠奶比賽。
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2020年9月27日,農民操作機械在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鹽鹼地水稻基地收穫水稻。
當日,位於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鹽鹼地水稻基地傳來好消息,經測産評估,耐鹽鹼水稻(海水稻)平均畝産稻穀再破千斤。
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2021年4月8日,陽信縣億利源魯蒙黑牛繁育基地工作人員在喂牛。
山東省陽信縣與興安盟科右中旗積極深化東西部協作,組建優良肉牛種質資源及專家技術團隊,攜手培育魯蒙黑牛新品係。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2021年9月4日,兩名兒童在興安盟突泉縣學田鄉採摘沙果。突泉縣學田鄉的林果喜獲豐收,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採摘觀光。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烏蘭毛都草原上打好捆的草卷(2021年8月22日攝)。
立秋過後,興安盟牧民駕駛機械開始打草工作,為牛羊過冬儲備草料。此次秋季打草將持續至9月中旬。今夏,興安盟草原雨水豐沛,加之禁牧工作有效落實,草原産草量較往年有所增加。
新華社記者 侯維軼 攝

扎賚特旗的巨幅稻田畫(2022年7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上圖:2022年9月22日,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的明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將收穫的稻穀裝入拖拉機。
下圖:2023年9月22日,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的明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在晾曬水稻。
金秋時節,烏蘭浩特市的水稻喜獲豐收。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2023年8月23日,在首屆中國(2023·內蒙古)牛交易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種牛在進行集中展示。當日,首屆中國(2023·內蒙古)牛交易大會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開幕。
新華社發

上圖:2024年4月9日,農戶駕駛拖拉機在科爾沁右翼前旗的萬畝玉米連片種植區中播種玉米。
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下圖:2024年5月9日,工作人員在科爾沁右翼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內培育牧草。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4年5月9日在科爾沁右翼前旗阿力得爾現代草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拍攝的空中噴灌系統。
近年來,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因地制宜發展草産業,加大草種繁育、牧草種植、深化牧草深加工,通過建設阿力得爾現代草業加工物流交易園區,吸引多家牧草企業入駐,促進草産業全鏈條發展。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上圖:2024年5月11日,農民駕駛插秧機在扎賚特旗好力保鎮的水稻田中插秧。
下圖:2025年5月22日拍攝的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的稻田。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