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盛夏,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的田野里正上演着一場“水晶盛宴”——一種葉片上綴滿晶瑩“冰珠”的特色蔬菜冰菜在這裡試種成功。這片曾被視為農業“雞肋”的鹽鹼地,如今正因這種奇特的作物煥發出新生機。
7月6日,在天吉泰鎮天吉泰村四組的試驗田裏,記者看到成片的冰菜在驕陽下閃爍着鑽石般的光芒。每一片青翠的葉片上都密布着透明的泡狀細胞,陽光穿過這些天然“冰珠”,在地面投下細碎的光斑。村民們彎腰采收的身影與這片“水晶田”構成一幅動人的農耕畫卷。
“當初選擇冰菜,就是看中了它‘點鹼成金’的特性。”天吉泰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任昊晟輕輕地剪下一株冰菜,葉片上的“冰珠”在指尖微微顫動。這位到村挂職鍛煉的定向選調生,與村委會會計鍾小平一拍即合,由鍾小平提供8畝土地試種並進行日常田間管理,任昊晟負責專業技術指導和後期銷售問題。
冰菜,又名冰葉日中花、冰草,原産於非洲南部,它耐旱、耐鹽鹼的特性不僅適應了當地環境,其生長過程還能逐步改良土壤。更令人稱奇的是,這些葉片上的“冰珠”實際上是儲存鹽分的泡狀細胞,賦予了冰菜天然的鹹鮮風味。
“這簡直就是為鹽鹼地量身定做的作物。”鍾小平算了一筆賬,“每畝産量可達4000斤,按當前市場批發價計算,純收入約5000元。如果零售,1斤可以賣到10元。更難得的是,冰菜屬於無限生長型,從夏季一直可以采收到霜凍來臨。”
在城市的餐桌上,這種“自帶調料”的蔬菜正悄然走紅。其脆嫩多汁的口感,搭配沙拉或清炒都別具風味。據介紹,冰菜富含天然植物鹽、肌醇和D-松醇等活性成分,膳食纖維含量達2.5g/100g,是名副其實的“保健蔬菜”。
截至目前,冰菜已陸續在新疆、甘肅、雲南、山東實現規模化種植,五原縣的這一嘗試,不僅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更為我區探索出一條鹽鹼地農業的新路徑。目前,天吉泰鎮的冰菜長勢良好,陸續成熟的冰菜被打包好,銷售到周邊市區的大型商超、酒店及蔬菜批發市場。任昊晟&&,下一步將擴大種植規模,讓這份來自鹽鹼地的“水晶饋贈”走得更遠。
夕陽西下,采收完畢的冰菜被小心裝箱,葉片上的“冰珠”依然晶瑩剔透。這些承載着農民希望的“水晶蔬菜”,即將開啟從田野到餐桌的旅程。在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上,冰菜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記者 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