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之工業變遷-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8 17:19: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之工業變遷

字體:

  7月8日,紅色興安 綠色發展——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新聞攝影展在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開展。

  本次展覽精選172張新聞攝影作品,分紅城主線、生態名片、綠野歡歌、工業變遷、文旅風采、安全屏障、民生福祉7個篇章,突出反映興安盟以紅色基因為靈魂、以綠色發展為底色,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興安新篇章的壯麗征程。

  我們把“紅色興安 綠色發展——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新聞攝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這裡,呈現給大家。今天展示的是“工業變遷”篇章,共17張照片。

工業變遷

  傳統工業煥發新生機,新興産業積蓄新動能。興安盟是“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通道,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搶抓戰略機遇,探索適合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項目建設為引擎,持續做大做強新能源等産業,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前瞻布局未來産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左上:工人在捆包鋼材。烏蘭浩特鋼鐵廠不斷開拓市場,廣泛&&合作夥伴,並根據用戶意見調整産品結構。成為“全國小鋼鐵的模範”(1996年11月20日發)。

  右上:烏蘭浩特鋼鐵廠新建的廠區。烏蘭浩特鋼鐵廠是內蒙古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聯合企業,年産生鐵、鋼錠、鋼材、鋼渣水泥各20萬噸(1997年2月5日發)。

  新華社記者 白斯古郎 攝

  下圖:2025年2月20日,工人在烏蘭浩特市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雙高棒車間對産品進行掃碼出庫。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烏蘭浩特市拖拉機製造公司春節剛過便加緊生産,以滿足內蒙古東部盟市及鄰近的省份的生産用量。

  新華社記者 王曄彪 攝(1998年2月20日發)

  新春伊始,興安盟阿爾山市電力工程竣工並接通國家電網,使地處大興安嶺深處的阿爾山市結束了靠柴油機發電的歷史。

  新華社發(1999年2月18日發)

  2000年9月11日,投入使用不久的阿爾山森工公司的液化氣站。

  興安盟阿爾山、白狼等林業局積極響應國家實施以保護天然林為主題的“天保工程”,在禁止亂砍濫伐的基礎上,為解決林區職工生活用柴的問題,投資近百萬元建起儲量為2000立方米的液化氣站,逐步改變了林區人傳統的“燒絆子”生活習慣。

  新華社記者 王曄彪 攝

  左上:鄂爾多斯鑫隆集團等投資2.2億元建設的烏蘭浩特中蒙制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2012年10月29日攝)。

  右上:正在建設的烏蘭浩特市鄂爾多斯羊絨製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2012年10月29日攝)。

  下圖:鄂爾多斯烏蘭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的年産135萬噸合成氨、240萬噸尿素生産項目施工現場(2012年10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20年11月26日,在興安盟金風風電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在加工風機組件。

  新華社記者 安路蒙 攝

  上圖:2023年5月23日清晨拍攝的烏蘭浩特市呼和馬場風力光伏發電場內的風機。

  下圖:2023年5月23日拍攝的烏蘭浩特市呼和馬場風力光伏發電場。

  近年來,興安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託富集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持續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産業,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發

  上圖:2024年5月15日,在蒙東興安平川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架線施工現場,工人在高空作業。

  下圖:2025年1月1日拍攝的興安平川500千伏變電站景色(無人機照片)。

  該工程位於興安盟突泉縣,於2024年秋季開工建設,總投資1.8億元,是內蒙古自治區大型風光基地配套工程,將有力提升興安盟千萬千瓦級新能源電力送出能力。

  新華社發

  2025年2月20日,工人在烏蘭浩特市內蒙古科沁萬佳食品有限公司味噌車間給産品稱重。

  連日來,烏蘭浩特市的工廠車間裏,一派繁忙景象。企業搶抓時間,鉚足幹勁,衝刺一季度“開門紅”。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5年2月21日,工人在烏蘭浩特市內蒙古奧特奇蒙藥股份有限公司車間放置藥品。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5年2月22日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順源農牧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拍攝的播種機。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李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