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青城》之城市動脈-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6 08:45:32
來源:新華網

《光影青城》之城市動脈

字體:

  用鏡頭記錄城市的年輪,在光影中感受歲月的痕跡,觸摸時代的脈搏……

  一條路,一座橋,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承載了無數人的記憶與情感。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不斷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構建起了“一橫、兩縱、四環、三樞紐”的城市立體交通布局,不斷貫通城市新動脈,刷新市民的“幸福指數”。

  塞外名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解放時高級路面的道路只有3華里長,到1980年底高級路面的道路已有123公里。大路兩側的油松樹下,五顏六色的鮮花爭艷,氣味芬芳。塞外青城更加壯麗。這是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一角。

  新華社記者唐茂林攝 (1982年12月31日發)

  呼和浩特市新貌 

  呼和浩特市最近幾年將市內118條土路改建成柏油路,使塞外青城的街道顯得格外寬暢、整潔、美觀。

  新華社記者楊慎和攝 (1986年7月31日發)

  呼和浩特走向現代化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陰山腳下,黃河之濱,是一座塞外古城。

  新華社記者楊慎和攝 (1987年6月30日發)

  鳥瞰中國塞外名城呼和浩特 

  新華社記者楊慎和攝(1987年11月14日發)

  “塞外青城”新建設  

  呼和浩特市在改革開放中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各種形式的立交橋不斷落成,使“塞外青城”更加壯美。這是該市繁華的中山路立交橋。

  新華社記者白斯古郎攝 (1993年12月10日發)

  “塞外第一橋”在呼和浩特建成 

  日前,被譽為“塞外第一橋”的呼和浩特市鼓樓立交橋建成通車。該立交橋位於呼市新城東西南北街交匯處,全長4145.9米,佔地14萬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為四層全互通式特高立交橋系統,橋梁最高處距地面22.4米。 

  張德英攝(新華社稿) (1997年6月19日發)

  呼和浩特抓緊建設城市快速通道

  6月11日,施工人員在呼和浩特市南二環快速路施工現場拆卸橋柱支架。

  日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全長61.31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建設項目已全線開工,各施工段都在抓緊工期積極建設,力爭2014年主線工程完工並通車。

  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 (2014年6月11日)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快速路主線全面試通車。該城市快速路工程全長65.31公里,共設置13座立交,6座跨河橋,12座跨線橋,23座天橋,2條地塹式通道。

  新華社發(丁根厚 攝)2015年7月31日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敕勒川大橋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在保護自身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治理改造,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通過無人機的視角,展現壯美青城的絢麗獨特。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2017年7月29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大街及周邊城市景觀。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17年7月3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城市夜景

  新華社記者 辛悅衛 攝 (2017年7月3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市興安南立交橋夜景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17年7月3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北二環分離式立交夜景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2017年7月3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市環城水系玉泉區段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17年7月3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呼和浩特市如意河城市風光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17年8月1日攝)

  “天空之眼”瞰呼和浩特

  這是位於呼和浩特新華大街的地鐵1號線施工現場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17年8月1日攝)

  天空之眼瞰祖國--“塞外青城”呼和浩特譜寫發展新篇章

  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橋(無人機照片)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有“塞外青城”美譽。近年來,呼和浩特發揮區位優勢,加強生態保護,培育産業集群,做精城市管理,促進文旅融合,大力發展乳製品産業,構建綠色算力産業等在內的多元産業格局,着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譜寫北疆大地上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2024年12月16日攝)

  天空之眼瞰祖國--“塞外青城”呼和浩特譜寫發展新篇章     

  內蒙古美術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24年12月18日攝)

  天空之眼瞰祖國--“塞外青城”呼和浩特譜寫發展新篇章

  流經呼和浩特市區的小黑河(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2024年12月20日攝)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