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2日電(李國棟 田俊海)7月1日下午,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大黑河鄉宏宇合作社的農田裏,李亞平正在和技術員安裝新智能節水設備。李亞平説,新智能節水設備啟用後,四子王旗重點推廣的“四優”節水模式進入智能化新階段,傳統農業在高科技加持下將深刻蛻變。
李亞平安裝的智能節水設備包括土壤溫濕度傳感器、智能調壓電磁閥、智能控制系統等,是農田的全方位“水管家”。EC值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鹽分;0.35升/小時低流量滴灌帶是每株馬鈴薯的“專屬水杯”,可精準把控灌溉水量;土壤溫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水分,智能調壓電磁閥提高灌溉均勻度;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土壤墑情等數據,精準調節灌溉水量、時間,實現保墑灌溉、科學用水,從源頭杜絕水資源浪費。
李亞平(右)與技術員正在安裝智能節水設備。新華網發(塔娜 攝)
李亞平接受過高等教育,是返鄉創業“新農人”。他説:“我們不僅要節水,更要穩産增效。”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科學節水等措施,其示範田化肥用量減少20%,馬鈴薯畝産穩定在3.5噸以上,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參與節水種植,合計農田2萬畝,區域畝均用水量控制在80—120噸左右。
李亞平的科學節水種植實踐是四子王旗開展節水行動的生動縮影。今年,全旗糧食總播面積189萬餘畝,總節水量可達0.2萬立方米,在大黑河鄉啟動“馬鈴薯智慧節水結構優化綜合農業試驗示範田”建設,向科學節水要效益,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此外,四子王旗邀請烏蘭察布市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中心研究員關慧明檢測研究當地土壤、氣候,確定示範田引進的智能滴灌系統,力爭將節水率提升至30%以上。
改造後的高標準農田。新華網發(李寧 攝)
四子王旗做為內蒙古馬鈴薯主産區、烏蘭察布市農業節水行動重點旗,嚴格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用水方針,通過“調結構節水、選品種節水、優農藝節水、建工程節水、抓管理節水”“五節”措施,推動農業用水方式節約集約。推廣優化種植結構、優先水旱輪作、優創灌溉設施、優良保水技術集成“四優”節水模式,力爭將農業用水量降到40%以上。
四子王旗水利局局長高劍英説,四子王旗把節水增效貫穿於農業發展全過程,以“節水優先、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為抓手,擰緊節水“水龍頭”,做好增效“加減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開展水資源管控,實現灌溉精準化、節水長效化、全面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讓更多節水新模式、新技術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