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爾河水流入通遼市莫力廟水庫(6月30日攝)。
6月30日,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標誌着該工程已正式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引綽濟遼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屬於國家水網骨幹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其中,輸水幹線工程全長391.036公里;9條支線工程全長395.265公里,分別連接興安盟、通遼市兩地8個旗縣市區、10個工業園區。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對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築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華社發(張啟民 攝)
6月30日拍攝的引綽濟遼工程通遼市莫力廟水庫出水口(無人機照片)。
6月30日,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標誌着該工程已正式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引綽濟遼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屬於國家水網骨幹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其中,輸水幹線工程全長391.036公里;9條支線工程全長395.265公里,分別連接興安盟、通遼市兩地8個旗縣市區、10個工業園區。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對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築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華社發(張啟民 攝)
綽爾河水流入通遼市莫力廟水庫(6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
6月30日,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標誌着該工程已正式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引綽濟遼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屬於國家水網骨幹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其中,輸水幹線工程全長391.036公里;9條支線工程全長395.265公里,分別連接興安盟、通遼市兩地8個旗縣市區、10個工業園區。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對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築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華社發(張啟民 攝)
綽爾河水流入通遼市莫力廟水庫(6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
6月30日,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標誌着該工程已正式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引綽濟遼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屬於國家水網骨幹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其中,輸水幹線工程全長391.036公里;9條支線工程全長395.265公里,分別連接興安盟、通遼市兩地8個旗縣市區、10個工業園區。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對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築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華社發(張啟民 攝)
綽爾河水流入通遼市莫力廟水庫(6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
6月30日,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全線試通水成功,標誌着該工程已正式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引綽濟遼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屬於國家水網骨幹工程。該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其中,輸水幹線工程全長391.036公里;9條支線工程全長395.265公里,分別連接興安盟、通遼市兩地8個旗縣市區、10個工業園區。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對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築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新華社發(張啟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