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構建以“深扎石榴根、茁壯石榴枝、盛放石榴花、盈滿石榴果”為內核的“石榴籽”育人體系,從理論、實踐、數字、培育四個維度打造立體化育人格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青年學子心中扎根。
學院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嵌入共青團基層建設核心環節,組建“紅石榴”理論宣講團,構建“主題團日+‘一站式’學生社區+網絡&&”“三維一體”傳播矩陣。每週開展一期“民族政策微講堂”宣講“四個與共”理念;“同做中國結”“共繪紙鳶”等傳統節慶活動,以文化符號為紐帶,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體驗中生根。
學院陸續帶領學生走進綏蒙革命紀念館、烏蘭夫紀念館等,通過“實地走訪+情景教學+研討體悟”沉浸式教學,在革命舊址聆聽故事、重溫誓詞。
立足學科優勢,學院創新“專業實踐+民族服務”協同模式,“科技支蒙”實踐團走進小學,通過“大飛機模型製作”“AI繪畫中的草原文化”等活動,讓科學精神與民族文化同頻共振;“民族團結實踐團”奔赴西烏珠穆沁旗,通過草原生物量遙感監測、荒漠化數據建模等科研手段,形成《牧區現代化建設路徑調研報告》,相關建議被地方政府採納,構建“調研—服務—發展”實踐閉環。
在數字時代浪潮中,學院打造“內容精準供給—用戶畫像—效果動態評估”新媒體運營體系。微信公眾號定制推出“馬背文化數字展”,開設“民族政策圖解”專欄,傳播觸達率提升45%;《走進“一站式”社區,聽聽他(她)們的故事》網絡思政欄目,通過少數民族學子的雲端分享,構建“榜樣示範—情感共鳴—行動轉化”育人鏈條。
今後,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團委將持續深化“大思政”融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向科學化、體系化邁進。(趙智琦 佟姝婕)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