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成功申報成為教育部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申報成功以來,在實踐探索中,康巴什區以評價改革為突破口,推動保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優化他評 從“找問題”到“促發展”
康巴什區對傳統的他評方式進行優化,充分發揮他評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康巴什區依據《評估指南》和《幼兒園督導評估辦法》,經過多次調研、討論和實踐,&&了《康巴什區幼兒園發展性督導評估工作方案》和《督導評估指標》,大幅精簡督導指標,重建督導方式,從“重資料、重形式”轉變為“重日常、重現場”,引導幼兒園回歸教育本質,關注教育現場。
在教師評價方面,康巴什區將保教實踐能力作為核心指標,&&《康巴什區教師減負“康十條”》和《校外事務進校園黑白名單》,為教師減少事務性工作、案頭工作、非必要會議和迎檢等事項,減輕了園所和教師的負擔。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回歸教育,關注幼兒成長,回歸教育初心。

康巴什區還注重發掘幼兒園個性優勢,以項目推動發展。
康巴什區堅持督導評估不給幼兒園排名,而是採用年初立項、過程評估、年終評選的方式,持續對幼兒園項目進行獎勵,形成每個幼兒園的發展優勢,克服辦園的功利、浮躁和攀比現象。因此,評價不再是簡單地分出高低檔次,而是以同理心與幼兒園站在一起,發現閃光點,共同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提升保教質量。
強化自評 賦能自主發展與反思改進
康巴什區全力推進園所自評,促進園所主動反思和改進。過去,幼兒園評價多為自上而下的統一安排,園長們的自主發展能力不足。如今,康巴什區將統一的指令性評價指標改為支持的、自主的發展指標,給予幼兒園最大的發展自主權。
康巴什區以園所三年發展規劃的制定、實施、自評,作為支持園所自主發展、給園所放權減負的核心抓手。每一輪三年規劃都經過“幼兒園全員參與擬定—接受專家答辯—園長研修討論—幼兒園自主評估和反思改進”等環節,實現“問題自己提、目標自己定、內容自己選、措施自己找、效果自己評”,逐漸形成了“不比同行,比自己;不比名次,比成長”的良好氛圍。

同時,康巴什區提出運用“負面清單”排查保教過程中的禁止或限制行為。從顯性的環境材料負面清單,到隱性的保教行為負面清單,再到影響保教質量的管理、安全、隊伍建設等方方面面進行排查。園長自評反思實踐,行政後勤人員開展基於本崗的常態化自評,教師每日回溯性自評反思當下環境材料、互動方式是否支持幼兒探究,並及時調整活動安排和支持策略。這種全員參與的自評反思機制,不斷改進保教質量。
注重過程 支持園所提升常態質量
康巴什區注重過程和內涵評估,杜絕功利主義傾向。過去,年末集中督導難以發現真實情況,甚至可能帶來評估結果失真。如今,學前行政、教研員深入幼兒園,全年常態化入園跟班和隨機指導,實現了過程性入園觀察全覆蓋。跟班完畢召集園長、班級教師集中反饋,撰寫保教過程性質量分析報告,一起發現保教實踐中的亮點和問題,共同分析解決問題,引導幼兒園及時改進。針對教師遇到的困惑和難題,教研員除了現場提出建議,還就相關話題撰寫專業文章,起到了很好的指導效果。
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建設以來,康巴什區評價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康巴什區將繼續深化學前教育評價改革,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探索更多創新舉措,為學前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為幼兒的幸福成長保駕護航。(王智敏 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