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公路建設的宏偉版圖中,G1816榮烏高速公路烏海至瑪沁聯絡線烏海巴音陶亥至石嘴山惠農段工程(烏石高速,以下簡稱“烏石項目”),正憑藉創新之力,描繪着新時代公路建設的嶄新篇章。






工人操作設備製作鋼筋滾籠(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烏石項目智慧梁場,宛如一座現代化的“超級工廠”,正悄然改寫傳統橋梁建設模式。該項目共設智慧梁場兩個,與傳統梁場相比,其最大亮點在於“全鏈條智能化”技術體系的應用。

機器人自動焊接(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走進智慧梁場,地面整潔,空氣清爽,工人只需要操作機器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在這裡,智能信息系統能實時、精準呈現整個梁場的生産狀況。傳感器猶如敏銳的神經末梢,全方位監測梁體生産的每一道工序,從原材料選用、鋼筋加工,到梁體澆築、養生等環節,所有數據都被實時採集與記錄,形成龐大而精確的數據庫,為質量追溯與工藝優化築牢數據根基。
在智能控制系統的指揮下,梁場生産實現高度自動化。自動拆裝液壓模板設備快速、精準地完成模板的安裝與拆卸,大幅縮短施工時間,顯著提升安裝精度,為梁體施工計劃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烏石項目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烏石項目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G1816榮烏高速公路烏海至瑪沁聯絡線烏海巴音陶亥至石嘴山惠農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榮烏高速聯絡線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的“最後一公里”,是西北地區連接中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一條重要運輸通道。
項目建成後將是區域內黃河兩岸的生態要道,也是實現區域內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對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互聯互通、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地區公路基礎設施及公路網的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G1816烏瑪高速公路起於內蒙古烏海,終於青海瑪沁,烏海至寧夏石嘴山市段起點連接G18榮烏高速,終點為石嘴山惠農區(蒙寧界)。
烏石項目路線全長為18.761公里,其中新建的巴音陶亥黃河特大橋跨越黃河,項目建設工期60個月,概算投資23.79億元。路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
烏石項目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由內蒙古交通集團項目管理分公司烏石項目辦管理建設。

烏石項目智慧梁場施工正酣(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工人對預製梁的鋼筋架進行檢查(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烏石項目立足於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項目管理,多措並舉,全面打造品質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
該項目拌合站、預製廠等“兩區三場”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採取全封閉方式,施工作業前對沿線路基填築、橋涵施工、取棄土場、施工便道等作業區域實施全封閉。這一舉措不僅有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揚塵的擴散,避免揚塵對周邊空氣造成污染,還極大程度降低了水土流失的風險。
此外,由於項目臨近黃河,項目嚴格執行全封閉施工,有效防止了施工廢棄物、污水等進入黃河,為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貢獻積極的力量。在保障施工順利進行的同時,也全方位守護了生態環境,真正做到綠色、環保、安全施工,加強了對國家級珍貴野生保護植物四合木的保護。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智慧梁場的新典範,烏石項目智慧梁場以其卓越的智能化與綠色化特質,實現了預製梁生産全流程的革新,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智慧梁場領域的標杆典範,引領公路建設步入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的全新發展階段。
機器人在焊接(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烏石項目施工現場(央廣網記者 楊亞東 攝)
G1816榮烏高速公路烏海至瑪沁聯絡線烏海巴音陶亥至石嘴山惠農段,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榮烏高速聯絡線烏海至瑪沁高速公路的“最後一公里”,是西北地區連接中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一條重要運輸通道。
項目建成後將是區域內黃河兩岸的生態要道,也是實現區域內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對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互聯互通、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地區公路基礎設施及公路網的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G1816烏瑪高速公路起於內蒙古烏海,終於青海瑪沁,烏海至寧夏石嘴山市段起點連接G18榮烏高速,終點為石嘴山惠農區(蒙寧界)。
烏石項目路線全長為18.761公里,其中新建的巴音陶亥黃河特大橋跨越黃河,項目建設工期60個月,概算投資23.79億元。路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
烏石項目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由內蒙古交通集團項目管理分公司烏石項目辦管理建設。
烏石項目立足於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項目管理,多措並舉,全面打造品質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
該項目拌合站、預製廠等“兩區三場”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採取全封閉方式,施工作業前對沿線路基填築、橋涵施工、取棄土場、施工便道等作業區域實施全封閉。這一舉措不僅有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揚塵的擴散,避免揚塵對周邊空氣造成污染,還極大程度降低了水土流失的風險。
此外,由於項目臨近黃河,項目嚴格執行全封閉施工,有效防止了施工廢棄物、污水等進入黃河,為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貢獻積極的力量。在保障施工順利進行的同時,也全方位守護了生態環境,真正做到綠色、環保、安全施工,加強了對國家級珍貴野生保護植物四合木的保護。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智慧梁場的新典範,烏石項目智慧梁場以其卓越的智能化與綠色化特質,實現了預製梁生産全流程的革新,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智慧梁場領域的標杆典範,引領公路建設步入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的全新發展階段。(記者楊亞東)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