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想來”到“不想走”的北京幫扶校長-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5 22:56: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從“不想來”到“不想走”的北京幫扶校長

字體:

  在辦公室坐定後,朱思克用手摸着自己的一頭黑髮對前來採訪的記者揭秘,“頭髮其實早白了,染的。”

  他瞅着眼前的小書架感慨説:“從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懷柔分校來四子王旗一中當校長,最初很矛盾,説實話是‘不想來’的。”

  “是出於對教育的信仰,促使我來四子王旗工作的。”朱思克接着&&,“認真地説,過去3年,在四子王旗工作我收穫了很多,我真的很感謝這個地方。”

  再有1個多月,朱思克就將離開他工作3年的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5月14日,他在接受“智匯草原·築夢北疆”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記者專訪時&&,作為中組部“組團式”幫扶工作成員之一,從當初的“不想來”到現在的“不想走”,此刻內心百感交集。

圖為朱思克。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

  2022年,朱思克首次步入四子王旗一中時,感覺一切都是陌生的。“整個辦公樓設施陳舊,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我想做出改變。”朱思克説。

  有着中文專業背景的朱思克決定從調動師生的情緒開始,他組織了一場詩歌朗誦會,觀察大家的反應。幾天后,令朱思克意想不到的變化出現了,“師生們的熱情度特別高,很多詩歌作品都是學生自己寫的,這讓我很驚訝。”

  同朱思克一起從北京來四子王旗進行“組團式”幫扶的幾名青年教師,也感受到了“旗縣級中學”的潛力,大家一致認為,除了對當地師生精神層面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把教學質量抓好。

  “在高中階段,我們設立了英才班,由北京來的老師重點打造。”朱思克透露,通過幾年來的培育,目前已有個別學子進入到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懷柔分校就讀,“這也是中組部‘組團式’幫扶為四子王旗一中帶來的福利。”

  變化並不止於此。

  在朱思克的帶動下,四子王旗一中2023年開設了以“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為主題的16節公開課;創建了書法、聲樂、健美操、繪畫、電腦、朗誦和3D設計等7個社團;配備專門教師定時定點開展,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興趣濃厚。

  師生們“動”起來的背後,教學質量也出現了明顯的提升。2023年,四子王旗一中高考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24年學校高考成績最高分在近十年首次突破600分,藝體生被本科院校錄取人數不斷攀升,職高升本實現了近5年來零的突破。

  朱思克告訴記者,在此背景下,一些在外地就讀的學子紛紛返回四子王旗一中就讀。“截至目前,回流人數達到170多人,為四子王旗一中保住了優質生源。”

  “朱校長曾在高一頒獎時給予我真實的肯定,也曾在班級後黑板寫下‘努力向前’的字樣,他對工作的敬業全在滿頭銀絲中流露。”在四子王旗一中就讀的高三學子李天翔説,“朱校長用他的敬業、慈愛、友善驚艷我的整個高中生活。”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朱思克的聽課記錄本上,記着這樣一句話。他説這句話一直激勵着他。

  “雖然這句話不是我説的,但是如何喚醒師生,這是我過去3年來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朱思克認為,這是自己在四子王旗一中執教3年,內心深處發生的最明顯變化。(記者 李愛平)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