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以科技創新驅動警務變革,通過構建“數據大腦+智慧中樞+全民共治”現代化治理體系,重塑城市交通治理格局,推動交通管理實現精準化、智能化跨越式發展。
數據建模 實現精準研判
2025年1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機動車緝查布控”智能研判系統上線,該系統深度融合了學習算法與多源交通數據,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數字化查緝網絡。通過全市智能感知設備實時採集車輛特徵數據,標記出存在交通違法的嫌疑車輛,實現違法車輛毫秒級識別。運用“智能初篩+人工覆核”雙軌核查機制,建立起違法線索“發現-研判-推送-查處”全鏈條閉環,將傳統路面查緝效率提升了3倍。截至目前,已精準查緝假套牌車輛10&,清理逾期未檢驗重點車輛182&,消除重大安全隱患35處。

今年2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通過“青城智慧交管”系統查獲一輛違法出租汽車。從群眾舉報到精準查緝僅用時3天,充分展現了智慧交通管理體系的實戰效能。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已在城市貨運通道關鍵節點部署了4處智慧治超系統。該系統日均處理貨運車輛數據1萬餘條,能夠自動識別超速、超載等9類交通違法行為,形成了對違法行為的全面威懾。同時,開通了“三位一體”違法舉報&&(122報警電話、“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隊”微信公眾號、“呼和浩特交警”微博),形成了“科技監測+群眾監督”的共治網絡。
“空地一體” 提升執法效能
隨着一陣嗡鳴聲,警用無人機開始了定點巡航工作。作為改革突破點,交通管理支隊新城區智慧交管中隊構建了“1+4+N”數字警務體系,依託“情指行”一體化&&,整合了超圖定位、智能信號、無人機集群、視頻矩陣四大系統,創新構建了“數字勤務室+五大員(指揮員、接警員、視頻員、信息員、配時員)”協同機制。自系統運行以來,日均開展視頻巡查15次,發現堵點3起,調度現場警力10次。

據了解,通過巡查監控視頻系統可幫助還原事故現場,分析事故原因,輔助確定事故責任,有效提高了交通執法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同時,還能及時發現道路設施損壞、標誌標線不清等安全隱患,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維修,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通過警用無人機編隊與路面勤務聯動,能有效實現重點區域全時段空中巡航。”交通管理支隊機動勤務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和高音廣播,在節假日交通高峰期日均飛行超8小時,對加塞、違停等動態違法行為實時抓拍取證,同步推送至指揮&&形成執法閉環。
今年清明假期,在呼和浩特市北二環快速路和大學城G6高速公路出城口等易堵點,無人機“空中交警”日均疏導車輛1200余輛次,擁堵指數下降了22%。
創新智能服務 優化政務體驗
走進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大廳北區的“24小時自助車管所”,自助體檢機、制證機、業務終端依次排列,業務流程圖一目了然。僅用10分鐘便可完成體檢、繳費、換證全流程,“以前得專門請假跑到醫院體檢,到照相館拍照,再排隊辦證,現在下班順路就能搞定!”市民李女士説。
該政務服務區創立“白天引導員+夜間雲客服”模式,結合“交管12123”線上&&,推動90%以上車駕管業務實現“指尖辦”“自助辦”,用“數據多跑路”換來“群眾少跑腿”。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創新推出的車駕管AI政務助手“小e”,可以實現智能問答、材料預審、進度查詢等7大類32項功能。市民通過交管支隊微信公眾號即可享受24小時不打烊“智能客服+人工兜底”服務,業務諮詢響應速度壓縮至10秒內,線上業務辦理效率提升40%。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支隊長張書欣&&:“我們正從‘汗水警務’向‘智慧警務’全面轉型,未來將繼續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讓群眾的交通參與體驗感更好。”(王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