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發電增綠增收,被內蒙古打了個包!-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1 14:45:15
來源:實踐融媒

治沙發電增綠增收,被內蒙古打了個包!

字體:

  春日的庫布其沙漠,機械轟鳴中沙丘被刻上了草方格的紋路,無人機“種草”、機器人“植樹”,新型“治沙利器”科技感滿滿……這炫酷的一幕,是內蒙古高效植綠護綠、防沙治沙的生動縮影。

  內蒙古地域遼闊、橫跨三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內蒙古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而且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

圖片

  通遼市科爾沁沙地。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內蒙古堅決扛起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久久為功持續擴綠、興綠、護綠,祖國北方萬里綠色長城越築越牢,“一灣碧水映晚霞”“風吹草綠遍地花”的美麗景色遍佈北疆大地。

  三北攻堅書寫綠色奇蹟。內蒙古是全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防沙治沙“三北”工程攻堅戰的三大標誌性戰役中,60%的工程量在內蒙古,黃河“幾字灣”攻堅戰、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幾乎都在內蒙古,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涉及內蒙古的阿拉善盟。

圖片

  大興安嶺林海。

  內蒙古始終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面,廣袤草原“帶薪休假”,大興安嶺“挂斧停鋸”,重點沙漠“鎖邊治理”……全區累計造林、種草、防沙治沙規模都居全國首位,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在“三北”工程攻堅主戰場當主力、打主攻,自治區發布1號、2號總林長令,高頻部署“三北”工程建設有關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示範工程,抓好任務統籌,確保各項任務均衡推進、按期交賬;探索防沙治沙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各地積極推廣“先建後補”“先招後補”“以工代賑”等模式,切實把社會各界力量調動到“三北”工程建設中來。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阿門其日格村的張潤煥老人,1977年從內蒙古農牧學校林學系治沙造林專業畢業後投身於林業事業,用數十年的植綠行動詮釋着防沙治沙的責任擔當。在他的果樹育苗基地裏有兩千株杏樹、一千株沙棘和一千株樟子松,成活率高達95%。

圖片

  張潤煥在果樹育苗基地。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西臨烏蘭布和沙漠,當地幹部群眾和科研機構、企業協力治沙,沿沙漠邊緣建起一條長154公里、寬100米的鎖邊林帶,開創了“系統防護,全域治理,科技賦能,産業支撐”的“磴口模式”。如今的烏蘭布和沙漠東緣已後退約20公里,每年向黃河的輸沙量較治理前降低94.7%。

  吹響擴綠“衝鋒號”,鏖戰沙海鎖“黃龍”,全區上下堅決扛起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國之大者”,三大標誌性戰役取得重大戰果。2024年,內蒙古日均治沙6萬畝,完成“三北”工程建設任務2442萬畝,佔全國45.8%;完成防沙治沙1954萬畝,居全國首位。2025年,內蒙古計劃完成5780萬畝生態建設任務,林草産業産值預計將達1100億元。

  綠富同興助力鄉村振興。內蒙古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發展結合起來,實施了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規劃配套新能源裝機超過1億千瓦,既完成好‘三北’工程攻堅戰這項重大的生態工程,又讓它成為發展工程、富民工程,實現了生態、生産、生活“三贏”。

圖片

  鄂托克前旗光伏“藍海”。

  在浩瀚的庫布其沙漠深處,閃耀着深藍光芒的“光伏長城”一眼望不到邊兒。記者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採訪時獲悉,該旗作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全力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加快庫布其沙漠防沙治沙“光伏長城”建設,開工建設了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以生態治理為立足點規劃建設的風光火儲熱多能互補項目,已實現首單元並網發電。

  在杭錦旗的朔方新能源大基地現場,該項目公司工程部副部長王瑞峰告訴記者:“我們這個項目位於庫布其沙漠西側,總投資約115億元,規劃光伏裝機總容量為13GW,距離黃河最近的地方僅有5公里。這是目前西北地區單體容量最大的一個光伏基地,建成後將成為黃河岸邊一道防風固沙的‘城墻’。”

  在曾經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庫布其沙漠,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已成功並網。杭錦旗能源局局長李利軍介紹説:“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通過雙玻組件實現板上雙面發電,可增加發電量5%—10%;板下種植農作物、藥材、優質牧草等,實現立體生態種植;板間運用先養雞後養羊的‘畜禽草耦合’治沙技術實施養殖,畜禽糞便還田治沙改土,‘光伏+’多重效益和助力鄉村振興作用充分顯現。”

  庫布其沙漠打造“光伏長城”,實現“綠富同興”,有力助推了農牧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據悉,2025年杭錦旗擬實施新能源項目372.7萬千瓦,全力推動能源經濟總量倍增,努力打造全國新能源建設、光伏治沙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樣板,助力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

圖片

  庫布其沙漠裏的七星湖生態旅游區。

  大漠披綠、沙海生金、美了生態、富了口袋。內蒙古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生態建設實踐,既是內蒙古完成五大任務、“闖新路 進中游”的成功探索,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絕好詮釋。(記者 王丹)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