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茂旗“生態+”草畜一體化發展效能顯現-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15 11:40:26
來源:內蒙古日報

達茂旗“生態+”草畜一體化發展效能顯現

字體:

  走進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以下簡稱達茂旗)百靈廟鎮塔日更敖包嘎查惠民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牧草種植基地,只見田地裏一簇簇檸條傲然挺立;儲草棚裏,碼放着一堆堆整齊的草捆、草卷;養殖戶棚圈裏,肉羊低頭啃食着牧草。昔日的荒蕪之地,如今變成了新型生態草牧場。“生態+”草畜一體化助推當地肉羊、肉牛形成規模化養殖體系,成為畜牧業提質增效“新引擎”。  達茂旗飼草産業發展正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圍繞做大做強飼草産業鏈,正在積極探索創新模式。“依託當地成片的退耕還林地,合作社有計劃地完成草場規劃和基礎配套,對成片林間草地進行智能封育管護,開創了灌草間隔種植配置、林地與草地相耦合的生態治理新模式。”惠民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白國棟説,在飼草生長期,這裡的草群平均高度在50厘米以上,植被蓋度達到95%以上,佔地面積7000畝的檸條套種苜蓿基地,産草量相當於15萬畝天然草原的産草量。

  紫花苜蓿被譽為“牧草之王”,耐寒抗旱,是牲畜的優質飼草料。而檸條作為乾旱草原的旱生灌叢,固沙和綠化荒山功能優良,枝梢和葉片以及種子是極好的飼草料。隨着飼草料統一種植經營的推進,其綜合效益正在逐年顯現。白國棟説:“合作社以全新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村民實現增收致富。”目前,當地村民依靠合作社獲得了多項穩定收入。通過流轉土地,戶均年收益達1.5萬元;基地優先就近向養殖大戶平價供應有機牧草,並訂單回收養殖戶飼養的牛羊,讓養殖戶獲得飼養收益。此外,30多名當地村民在合作社常年或季節性務工,月人均收入達5000元。

  惠民農牧業專業合作社最大限度契合了“生態+”草畜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特點,全方位推動區域畜牧業“種養加”産業快速形成。在多個基層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的拉動下,百靈廟鎮“種養加”畜牧業産業齊頭並進,形成多業聯動態勢,拉動“生態+”草畜一體化綜合效益煥發出勃勃生機。

  百靈廟鎮依託“生態+”草畜一體化布局建設優質牧草種植基地,打造草畜一體化産業園,大力構建飼草料産業鏈,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為了降低天然放牧對草原草場帶來的壓力,達茂旗在百靈廟鎮、滿都拉鎮、巴音花鎮、明安鎮布局飼草種植産業,建設飼草料儲備中心,最終形成“一點對多源、多點對多源”的飼草儲運新體系,助力畜牧業進入可持續發展新階段。

  錨定“保綠、增綠、護綠”目標,達茂旗統籌推進草原生態建設,將草原生態保護與草場升級改造相銜接,培育專業合作社有序介入規模化種植和産業經營,牧草種植業的生態觸角已深深嵌入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聚焦合作社示範先行,帶動周邊農牧民積極參與,共同發展牧草種植基礎産業,達茂旗探索出了一條以種促養、為養而種、種養結合新路子,“生態+”為草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一棵草”到“一條鏈”,種草養畜合作社和家庭牧場的發展壯大,使達茂旗就近牧草供應機制逐步完善,極大提升了區域內優質飼草自給能力,“生態+”草畜一體化發展效能顯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推進草産業高質量發展,達茂旗將借助“草票”制度,積極探索草原生態産品價值轉換的有效機制和途徑,高起點謀劃布局“種儲加養銷”全産業鏈條,以“生態+”草畜一體化為引領,推動草産業全産業鏈産值在新的一年躍上新&階,最終實現草原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生産“雙贏”。(記者 王林喜)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