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鄂托克草原深處的風吹進數字時代,“土味”與“流量”融合,悄然引領着木凱淖爾鎮鄉村振興發展走向。
通過培育本土網紅、引進直播人才、打造“紅色文化+電商”模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木凱淖爾鎮正以“文化帶貨官”為紐帶,讓草原深處的土雞蛋、牛羊肉、瓜子等,搭乘互聯網快車走向全國。
在木凱淖爾草原上,“文化帶貨官”們用手機鏡頭為家鄉代言,講述新時代農牧民的故事。養殖大戶高海勝將安格斯牛“裝”進直播鏡頭,背景是成群的牛羊和遼闊草場;腦敏塔娜在電商中心直播間展示可生食的雞蛋;察汗敖包嘎查愛樂團在蒙古包前齊聲歌唱……
過去,當地農畜産品依靠線下買賣,價格被中間商壓低,農牧民增收困難。現在通過“1+3”産業發展聯合體搭建的電商&&,木凱淖爾土雞、牛羊肉等特色農畜産品可以“一鍵直達”消費者。2024年,全鎮線上銷售額突破260萬元,促進村集體增收45萬元。
木凱淖爾鎮通過“紅色故事+産品賣點”培訓,打造“帶情懷、接地氣”的本土IP。“羊肉大叔”賬號主理人將“跟着牧民學剪羊毛”等爆款內容與木凱淖爾土雞、牛羊肉銷售深度綁定,讓消費者在感受草原勞動的同時完成購買。
數據顯示,帶有“紅色助農”“木凱淖爾土雞”標籤的商品,復購率為45%,溢價空間比普通産品高21%。這種情感聯結的背後,是木凱淖爾鎮對文化價值的深度挖掘。在網絡&&中,木凱淖爾鎮“奮鬥雞多多”文創IP形象憨態可掬,其周邊文創産品、紅包封面與表情包很受歡迎。
木凱淖爾鎮的“文化帶貨官”現象,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精準扶持。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木凱淖爾鎮鄉村振興電商體驗中心,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涵蓋電商超市、産品展示區、數據可視化區、倉儲中心、配貨中心等功能區,將轄區內網紅帶貨能手、社會組織和新領域服務型人才集聚起來,通過品牌文化展示、電商&&、大數據、供應鏈雲服務等舉措,實現“線上+線下”雙層引流,帶動土雞蛋、雞肉及相關産品銷售。與順豐合作開通“農畜産品綠色通道”,解決農牧民“賣難”痛點,提升消費者對“草原優品”的信任度。
當“文化帶貨官”在鄂托克草原上舉起手機,他們舉起的不僅是商品清單,也是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