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9日電(記者恩浩)在內蒙古草原做客,美味的手扒羊肉是必不可少的美食,熱情好客的牧民會割下潔白如玉的羊尾油,用雙手托着獻給客人,以示尊敬。
羊尾油何以成為草原招待貴客的佳品?一是其稀少,一隻羊僅産3至4斤;二是羊尾油營養價值高,具有驅寒、潤燥、消炎、修復傷口、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歷來是中藥炮製的輔料。此外,羊尾油脂以甘油酯為主,含有棕櫚酸等飽和脂肪酸、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是製作日化産品的良好原料。
近年來,內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持續對羊尾油進行技術研究開發,羊尾油皂、身體乳、滋養面霜等産品先後投放市場。不久前,該公司以羊尾油為原料生産的嬰兒藥浴用油投放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大型月子會所後,廣受市場好評。

“一條羊尾3斤左右,成本是18元,生産加工成嬰幼兒藥浴産品和化粧品後,它的産值就會達到1500元至2000元,這相當於用一條羊尾做出了一隻羊的産值,每只羊能為農牧民增收500元。”內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全介紹,公司年消納羊尾油和腔油3萬至5萬噸,可解決近600萬隻肉羊的油脂利用問題。

吳建全説,近年來公司與江南大學合作,重點對羊尾油進行深度開發,通過處理得到低膽固醇、低膻味液態調味羊油,大大延伸了産業鏈條。除了生産化粧品,該公司還生産火鍋底料、方便麵用油、烘焙油、肉醬等系列産品,讓肉羊産品在高端油脂市場具備更強競爭力的同時,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健康、優質的羊油産品選擇。

內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這裡素有“中國羊都”的美譽,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能夠四季均衡出欄的肉羊養殖與加工基地,每年可産生大約1300多萬斤羊尾。為更好地利用這部分資源,巴彥淖爾市科技局牽頭與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産學研合作,實施肉羊副産品動物油脂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共同研發羊尾油系列産品,有力提升了羊尾油的産品競爭力和附加值。目前,全市已有10余家企業從事羊尾油産品開發生産,共開發食品、化粧品、保健品、生物柴油等幾十種産品。

羊尾油産業向精向深發展,僅是一個縮影。近年來,內蒙古立足自身優勢,不斷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糧倉”“肉庫”“奶罐”持續豐盈。在此基礎上,內蒙古加快補齊農畜産品精深加工短板,重點發展乳製品、牛羊肉製品、玉米製品等10個重點品類,農畜産品就地加工轉化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全區主要農畜産品加工轉化率達73%以上。”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農畜産品加工指導處處長徐大偉説。
2024年,內蒙古農牧部門落實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1.73億元,支持農畜産品加工企業做優做強。同時,內蒙古依託國家、自治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資源,組建了11個自治區農畜産品加工專家團隊,目前已培育千億元以上加工企業1家,百億元至千億元企業2家,十億元至百億元企業30多家。
徐大偉介紹,下一步內蒙古將重點建設好168個農牧業産業園區,引導産業向加工園區集聚,促進農畜産品精深加工,推動延鏈補鏈強鏈。同時,堅持“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發展思路,布局建好“菜籃子、果籃子、藥籃子、花籃子、菌籃子”基地,努力培育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