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大興安嶺“硬抗”極寒天氣?真相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07 17:34:42
來源:新華網

-45.9℃,大興安嶺“硬抗”極寒天氣?真相是……

字體:

近日

一場極寒天氣席捲內蒙古東北部地區

呼倫貝爾市345個監測站中有94個監測站低於-40℃

2月5日凌晨

各地氣溫跌至最低

呼倫貝爾市扎敦水利樞紐觀測站甚至達到-45.9℃

位列全國最低氣溫排行榜榜首

在關注極寒天氣的同時

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了人們注意

極寒天氣基本出現在大興安嶺嶺上地區

從最低氣溫分佈來看

似乎是大興安嶺以一己之力“扛”下

極寒天氣的進攻

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 影響我國的強冷空氣

通常來自西伯利亞地區

這些冷空氣在東移南下過程中

會不斷堆積形成一個冷氣團

在氣象用語中

常用“地面冷高壓”“高空冷渦”等詞語

代表冷氣團在不同高度上的位置

可見冷空氣不是孤立地存在於某一層大氣中

而是具有一定厚度

而冷氣團的厚度

也往往可以從地面延伸到幾千米甚至上萬米的高空

大興安嶺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的重要山脈

對冷空氣東進確實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

但是大興安嶺海拔為700至1700米

憑它一己之力

顯然是無法將冷空氣完全阻擋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大興安嶺兩側氣溫差異呢?

“焚風效應”在其中出了不小的力氣

空氣在翻越山脈的時候

迎風坡的爬升過程導致水汽凝結釋放熱量

翻過山脈後

沿着背風坡下沉的過程中增溫

此時空氣相對迎風坡更幹

下沉同樣的高度升溫更快

因此

大興安嶺東側氣溫會明顯高於西側

降溫過程也沒有西側劇烈

  

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東北部

冬季寒冷漫長

  其中根河市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

最低氣溫曾達到-49.6℃

成為我國著名的“冷極”

  

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

是極寒天氣出現的主要時段

歷史上

極寒過程在呼倫貝爾市最長曾持續28天

  

極寒天氣到底有多冷?

空氣中的水汽會凝結成冰霧

俗稱“凍得冒白煙”

出門時

由於室內外溫差高達50℃以上

路上的冰會因為鞋底的溫度瞬間融化又迅速凍結

好像鞋子被粘住一般

同時人從溫暖的室內進入極寒環境中

易增加呼吸道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因此

在應對極寒天氣時

及時增添保暖性好的衣物

在皮膚和極寒之間建立一道屏障十分必要

(劉偉 王洪麗)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