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濟納旗策克嘎查:一個邊境貧困嘎查的華麗“蝶變”-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21 15:11:58
來源:內蒙古廣播電視台

額濟納旗策克嘎查:一個邊境貧困嘎查的華麗“蝶變”

字體:

  歌聲陣陣唱響新時代,舞姿翩翩暢享好生活,紅花朵朵映紅群眾幸福笑臉,分紅款項使農牧民笑逐顏開……這是1月8日策克嘎查集體經濟分紅大會上的生動場面。在分紅大會上,一摞摞分紅款被整齊地放在桌上,嘎查的“股東”們有序排隊,登記、簽字、按手印、領取分紅,討論着集體經濟帶來的好處。此次分紅按照《蘇泊淖爾蘇木策克嘎查集體經濟分紅實施方案》要求,按當年嘎查經營性收入的50%,以人口為基本分配單位進行分紅,累計發放分紅資金91.02萬元。

  策克嘎查地處額濟納旗北部邊境地帶,這裡多是荒漠戈壁,資源稀缺,自然條件極為惡劣,所轄256戶567人。10年前,嘎查的基礎設施還很落後,集體經濟近乎為零,被列為自治區級貧困嘎查。如今走進嘎查,入目的是乾淨整潔的巷道,公示欄上整齊張貼着額濟納旗“道德模範”“最美家庭”先進事跡,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餘元,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0萬元,貧困嘎查華麗蝶變為富裕村。

  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使基層黨組織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從“有”到“強”的轉變,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2012年我剛上任的時候,嘎查賬上只有3萬元,很多水閘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落後,農牧民收入也不高。”策克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達其木格回憶道。面對重重困境,策克嘎查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將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視作“書記第一工程”,嘎查黨支部以強化班子自身建設為切入點,精心選拔、優化配備嘎查“兩委”班子成員。先後培養多名優秀農牧民黨員進入“兩委”班子,並安排他們在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矛盾糾紛化解、防火防汛等關鍵崗位進行鍛煉,有效提升了班子隊伍的整體素質與致富帶富能力。同時,通過明責任、建制度、找措施、強管理,不斷完善黨務公開、民主決策、集體議事等工作制度,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得到顯著增強。

  從“散”到“齊”的轉變,盤活“沉睡”集體資源。人心齊,泰山移。班子問題解決後,怎樣在重重困境中實現突圍成為策克嘎查“兩委”亟待解決的首要難題。為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推動集體經濟實現“破零”,黨支部組織“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員、黨員代表以及村民代表多次商議、深入調研發現,額濟納旗蜜瓜種植面積大、産量高、銷路好,土地租金成為不少嘎查集體經濟的重要來源。黨支部秉持“先有數量,再提質量”的思路,將目光瞄準了現有資源中地力較弱、無人耕種的集體耕地。通過清理激活嘎查集體“三資”,整合土地資源,貸款改良土地,短短兩年時間,原本無人問津的貧瘠之地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良田沃土,再流轉土地讓沉睡的土地資源“活”起來、“轉”起來,成功實現嘎查集體經濟年穩定收入95萬元的初步目標,一舉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嘎查的“帽子”,退出自治區級貧困嘎查名單。

  以技能人才培養為支撐,使鄉村振興“源頭活水”全面激蕩

  從“點”到“面”的轉變,培優育強鄉土人才。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策克嘎查把培優育強鄉土人才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加強嘎查幹部的學習培訓,拓寬他們的視野,增長其才幹。注重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懂經營、會管理的嘎查後備幹部,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致富能手、鄉土人才培訓60余場次,安排外出學習考察20余次,培訓超200人次,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活力。

  從“能”到“優”的轉變,激發幹部主觀能動性。為破解嘎查幹部“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充分激發嘎查幹部的主觀能動性,2023年,策克嘎查積極響應額濟納旗嘎查幹部報酬績效管理機制,先行先試,當年底,黨支部發放20萬元集體經濟績效獎勵,讓嘎查幹部們幹勁愈發充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持續壯大嘎查集體經濟,為嘎查發展、農牧民增收貢獻更多力量。”策克嘎查副嘎查達布和巴依爾堅定地説。

  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使鄉村振興底色愈加鮮亮

  從“管”到“自”的轉變,形成共建共治局面。通過幹部上門走訪、入戶調查、面對面交談等形式宣講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和意義,深入動員組織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參與集中整治,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嘎查負責、群眾主體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和清理整治熱潮。組織開展“隨手拍、隨手撿、隨時清”志願服務活動和“美麗我家、美麗我院”文明實踐活動。堅持村民自治,督促村民落實《蘇泊淖爾蘇木美麗鄉村建設後期管護制度》《村規民約》《農田白色污染治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推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做到門前衞生責任化,引導農牧戶將村莊清潔整治、建設美麗庭院轉化為自覺行動。

  從“舊”到“新”的轉變,形成宜居宜業局面。以農村牧區人居環境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垃圾革命”,在嘎查投資建設了3座垃圾回收屋,完善了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收運治理體系。針對集中居住區生活污水,均新建了給排水管網,生活污水統一流入化糞池,定期對垃圾、污水進行轉移清運。按照“一戶一策”原則穩步推進“廁所革命”,採取差異化補助方式穩步推進戶廁改造提升。統籌推進“風貌革命”,堅持“面子”“裏子”一齊抓,大力開展“清理生活垃圾、清理生産垃圾、清理河道溝渠、清理亂堆亂建”主題活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下大力氣整治房前屋後亂堆亂建等“臟亂差”問題。

  以農牧業現代化為載體,使特色農牧業成為鄉村發展新標杆

  從“弱”到“精”的轉變,推廣發展特色農業。堅持農業收縮發展、牧業適度發展,不斷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扶持、産業引導和組織帶動,大力促進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傾力打造農牧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積極宣傳推廣有機蜜瓜種植,實現蜜瓜種植化肥使用負增長、農藥使用有機化的目標,大田種植畝均收益達到5300元。同時,打造精品蜜瓜品牌“胡楊曉蜜”,持續探索蜜瓜“互聯網+現代農業”銷售渠道,自2021以來,畝均銷售額18000余元,較傳統銷售畝均增收240%。  

  從“粗”到“細”的轉變,大力發展舍飼養殖業。高標準建設羊舍飼集中養殖場,利用種養殖合作社溫室大棚産出的各類綠植飼草料作為牲畜的草料供給,實現安全、健康、生態的肉類供應,同時,緊抓市場需求,分量切割打包肉羊,實現生産、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的産銷模式。借助肉羊養殖業的發展帶動22戶脫貧戶參與産業發展,戶均分紅2000元/年,讓群眾實現致富增收。

  以歷史文化為依託,使文化旅游成為鄉村發展新引擎

  從“一”到“多”的轉變,拓寬集體經濟致富路。“永遠不要用一條腿走路”,2020年,策克嘎查利用項目資金購置大巴車,用於居延海景區游客擺渡以及紅色研學游業務,成功實現集體經濟穩定增收16萬元。2024年8月,策克嘎查搶抓“首店經濟”發展機遇,在策克口岸開設了邊境口岸上的第一家蜜雪冰城飲品店,自運營以來營業收入超過20萬元。此外,積極融入全旗旅游發展浪潮,在夜市街區開辦“時光雜貨舖”,不僅豐富了集體經濟收入來源,還推動嘎查從單純的“包租公”向積極的“創業者”轉變。2024年,策克嘎查以31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再度刷新額濟納旗集體經濟紀錄。

  從“量”到“質”的轉變,打造鄉村旅游示範點。為推動嘎查集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新飛躍,在初次嘗到多元化發展的甜頭後,策克嘎查又將産業轉型的下一個目標鎖定在口岸經濟上。策克嘎查緊鄰自治區第三大陸路口岸策克口岸,具有“近水樓&先得月”的天然優勢,發展煤炭運輸貿易潛力巨大。策克嘎查充分借助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政策,在策克口岸管委會、蘇木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23年5月,與策克口岸山河煤業公司簽訂“村企合作協議”,以嘎查出資入股的形式聯合企業開展煤炭跨境運輸服務,當年集體經濟增收45萬元。2023年,嘎查集體經濟收入達258萬元,同比增長99%。

  從最初艱難摸索發展方向,到成功穩定脫貧構建起多元産業格局,策克嘎查走出了一條從量變到質變,以經濟發展推動社會治理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良性循環之路,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精彩蛻變。如今的策克嘎查,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馬玉 魏麗娜 童建兵)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