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光明與友誼的種子-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20 15:50:25
來源:瞭望

瞭望丨光明與友誼的種子

字體:

  ◇尤木吉日説,“非常高興我這麼大歲數還能看清楚,回到家鄉後,我最想做的事是給孩子們熬奶茶、做頓飯,一起開心快樂地生活。”

  ◇一些人道援助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直接而具體的,是促進兩國民間交往、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

  ◇在中國,我不僅學習到先進的臨床技術,也了解到中國眼視光學科研最新成果。這些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魏婧宇 貝赫

  “一帶一路 · 光明行”為中蒙白內障患者送光明。在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人民醫院,醫生為白內障患者做術後眼部清潔(資料照片) 彭源攝/本刊

  2024年9月9日,一列國際客運列車緩緩抵達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車門開啟,114名蒙古國患者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攙扶下緩步走下火車。他們來到二連浩特,是為了接受一次重見光明的手術。

  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與蒙古國紅十字會共同組織開展的此次“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在2024年9月9日至11日為這114名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手術。

  2019年,中蒙建交70周年之際,兩國合作開展此項行動,至今已實施免費復明手術539例。中國眼科醫生成為“光明使者”,不僅幫助蒙古國患者重新看見美好世界,還對蒙古國眼科醫生開展系統性培訓,在蒙古國播撒光明的種子。

  這些光明的種子,也是友誼的種子。以“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為代表的一批“小而美”醫療援助項目,為共建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架起了民心相通的友誼之橋。

“感謝中國醫生讓我重見光明”

  79歲的呼日樂額爾德尼是這114名患者之一。她曾是蒙古國的一名鄉村醫生,早在2019年就參與了“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完成了左眼的白內障手術。

  “左眼手術效果很好,一直盼著能有機會給右眼也做手術,這次終於夢想成真了。”她説,“很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中國醫生為我們免費做手術,我感受到了中蒙兩國深厚的友誼,希望有更多蒙古國患者能通過這個項目重見光明。”

  “這批患者普遍年齡偏大,有的已經90歲以上,還有些老人有基礎疾病。”內蒙古朝聚眼科醫院業務院長張貴森説,針對這一情況,醫院安排了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並在醫療藥品、急救設施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我又能看到我的女兒了!”手術後摘掉眼罩的尤木吉日老人,看著圍在病床旁的家人,高興地流出了眼淚。已經90歲高齡的尤木吉日來自蒙古國東戈壁省,患白內障超過五年時間,之前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人影,現在她能將女兒臉上的笑容看得清清楚楚。

  因為尤木吉日年事已高,她的家人曾猶豫是否還要做手術,但是尤木吉日卻堅定地&&要進行復明手術。“我相信中國醫生能為我帶來光明,今年做了左眼的復明手術,明年還想做另一隻眼的手術。”尤木吉日説,“非常高興我這麼大歲數還能看清楚,回到家鄉後,我最想做的事是給孩子們熬奶茶、做頓飯,一起開心快樂地生活。”

  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劉建忠説,“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不僅幫助蒙古國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的家庭負擔。有的患者復明後,不再需要家人貼身照顧,生活質量大大提升;還有的中年患者曾因視力下降找不到工作,如今視力恢復後擁有了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中國在海外開展“光明行”項目始於2014年。這一公共衞生領域的“小而美”項目是健康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夏天,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眼科中心走廊裏,70歲的馬哈茂德·賽義多夫在焦急等待。他104歲高齡的母親正在接受白內障手術。

  不久前,他在電視上看到“健康快車塔吉克斯坦光明行”的報道,此後收到當地衞生部門通知,帶着母親從50多公里外的家鄉趕到杜尚別,希望中國醫生能幫母親祛除眼疾。

  “謝謝醫生,我希望能見到光明。”手術前,賽義多夫的母親輕聲祈禱。手術很成功,揭開紗布那一刻,老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兩周時間裏,中國醫療隊為當地500多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手術。眼科中心主任馬妮扎·穆明諾娃説,每位重見光明的患者都對中國醫療隊充滿感激。“塔中醫療衞生領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能夠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

  “我們從事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2019年,“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在烏蘭巴托啟動,致力於為蒙古國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復明手術。2023年,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計劃從2023年至2027年每年至少為蒙古國白內障患者完成100例復明手術。

  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孟克寶音説,內蒙古具有開展人文交流的區位優勢,而紅十字會以人道主義為宗旨,為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而工作,一些人道援助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直接而具體的,是促進兩國民間交往、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

  在開展復明手術前,中方醫療隊會先到烏蘭巴托開展篩查工作,篩選出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一級調研員哈申回憶説,2019年第一次去蒙古國開展篩查時,來的患者並不多,直到當年的“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順利完成95例手術,患者的術後視力均恢復良好,這個活動逐漸得到蒙古國患者的認可與接受。

  2024年8月,當中方醫療隊再次來到烏蘭巴托為當年的復明手術開展篩查工作時,已有300多名患者早早報了名。“有的患者坐車趕了五六百公里的路,到烏蘭巴托接受檢查。我們早上來到醫院時,走廊裏已經坐滿了患者和家屬,他們看到穿着紅馬甲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都笑着向我們打招呼。”哈申説。

  前來接受檢查的,除了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還有來復查的患者。一名60多歲的男性患者,患有白內障和青光眼,病情複雜,在蒙古國當地醫院難以手術,通過“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完成復明手術,經過復查視力已恢復到0.6。

  內蒙古朝聚眼科醫院藥劑科主任其勞,多次隨醫療隊前往蒙古國從事翻譯工作,蒙古國患者的熱情與信任令他感動。他説,有的蒙古國患者恢復視力後,高興地唱起了中文歌,還有的患者聽説中國醫生又來了,大老遠趕來&&感謝,“雖然我們只見過幾面,但卻像老朋友一樣親切。”

  蒙古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孟克圖拉説:“這幾天見到許多在之前接受過白內障復明手術的患者前來復查,看到他們恢復了視力,又能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我覺得我們從事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穿梭於蒙古國患者和中國醫生之間充當翻譯的,還有一名正在蒙古國國立教育大學讀研的中國留學生。烏吉斯古楞以紅十字志願者的身份參與了此次“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

  她把中國眼科護士的問詢與叮囑翻譯成蒙古語,把蒙古國患者的回答與感謝翻譯成中文,在語言轉換之間,她也感受到了兩國醫患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她説:“這一次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讓我在異國他鄉深刻感受到了什麼是可信可愛的中國形象,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活動由中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指導,國家衞生健康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組織實施。近年來,這一項目帶着中國醫療團隊、設備和技術走出國門,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醫院合作,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鮑永珍曾率“健康快車國際光明行”醫療隊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這不僅是一次國際醫療合作,還是重要的中外民間交往活動,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她説,“國有界,醫無疆。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我們希望為更多人送去健康和光明,助力共建‘健康絲綢之路’。”

  攜手推動健康絲路建設

  為持續提升蒙古國眼健康醫療水平,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與蒙古國紅十字會在2023年簽署了《“一帶一路”紅十字會人道項目合作協議書》,共同發起“蒙古國眼視光學培訓項目”,計劃從2023年至2027年,每年選派10名蒙古國眼科醫生到內蒙古朝聚眼科醫院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進行系統性的眼視光學教育培訓。

  2023年11月,第一批10名眼科醫生來到中國參加培訓。這10名醫生來自蒙古國第二醫院、國家公職人員中心醫院、巴彥烏列蓋省中心醫院、後杭蓋省中心醫院等醫療機構。在為期四週的培訓中,他們進行了理論學習、跟崗實踐和案例分析。

  蒙古國第二醫院眼科醫生賀西格都仁回到蒙古國後,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中國,我不僅學習到先進的臨床技術,也了解到中國眼視光學科研最新成果。這些為我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他説。

  2024年6月,第二期培訓班如期開班,又有10名蒙古國眼科醫生來到中國學習。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的眼科醫生寶樂日瑪以前經常從視頻上看中國的眼科醫院以及醫生的日常。這次來到中國學習,她拍照記錄下了課堂學習和跟崗實踐的每一個環節。她説:“來到中國學習,感受到了和蒙古國不一樣的就診環境和器械設施,我們會把此行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國內的醫生同事們。”

  蒙古國國家第一醫院的眼科醫生意樂布日樂特説,通過在朝聚眼科醫院和溫州醫科大學的學習,我發現此次研修的目的不僅限於學習眼視光的知識和技術,更應該學習中國醫生的科研能力,我們回國後也要加強科研,促進蒙古國眼視光學發展。

  蒙古國紅十字會秘書長寶勒爾瑪&&,眼科醫生是傳播光明的使者,醫生們跨越國界,向同行朋友們學習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非常重要。寶勒爾瑪堅信,中蒙兩國之間的合作和友誼會越走越深、越走越廣。

  據了解,除了“一帶一路·光明行”蒙古國行動,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還同蒙古國紅十字會在多個領域開展密切合作,包括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的“天使之旅——‘一帶一路’大病患兒人道救助計劃”蒙古國行動,截至目前為蒙古國147名先心病患兒實施手術;“一帶一路”蒙古國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已累計為蒙古國應急、邊防、消防、鐵路等部門培訓800余名應急救護師資。

  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同樣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光明行”“健康愛心包”“中醫藥風采行”……中國與共建國家攜手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正不斷取得新成就,為構築全球健康防線作出積極貢獻,也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瞭望》2025年第3期 )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