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17日電(記者王靖)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早發、高發態勢,已經成為影響兒童健康和全面發展的突出問題。內蒙古近幾年加大眼健康科普活動,向青少年傳遞關於眼睛健康的基本知識,引導其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推動家庭識別眼疾的早期症狀,從而有效預防眼疾的發生。就兒童青少年眼健康及內蒙古地區的防治情況,記者對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朝聚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張波洲進行了專訪。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朝聚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張波洲做客新華訪談。新華網發 (侯樂 攝)
新華網:請您談談內蒙古抓好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關鍵是什麼?
張波洲:我們認為關鍵是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政府、部門、專家、學校和家庭的協同合作。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已取得成效的前提下,積極與更多部門溝通協作,比如和婦聯組織聯手。婦聯在內蒙古基層組織架構完善、渠道暢通,通過醫療機構的流動手術車和篩查車,深入盟市、旗縣、社區,針對母親開展多層次科普宣教,倡導“媽媽是孩子視力保護‘第一責任人’”理念,讓家庭成為防控前沿陣地,營造全社會關注近視防控的濃厚氛圍,真正實現各方優勢互補,形成強大合力。
新華網:在提升內蒙古地區眼科醫療服務能力,尤其是對內蒙古偏遠、邊境地區有弱視康復需求的孩子,眼科醫院將着重做些什麼?
張波洲:我們會持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弱視康復訓練醫療服務供給能力,為更多弱視兒童提供科學、便捷、有效的康復訓練。對於偏遠、邊境地區的孩子,我們將積極配合教育、婦聯等部門,利用我們的專業資源和醫療團隊,派遣專業人員和設備前往當地,開展定期篩查、義診活動,建立便捷的就醫渠道,確保孩子們能就近獲得科學有效的專業化醫療服務,不落下任何一個有需求的孩子。
新華網:在近視防控方面,朝聚眼科醫院都有哪些舉措?
張波洲:一方面,我們會在盟市層面加大力度,借助當地媒體、社區活動中心等&&,開展多樣化科普活動,如舉辦護眼知識講座,發放科普資料,組織參觀眼健康科普館,開展眼健康知識競賽,資助游學等活動,讓弱視兒童家庭深刻認識到弱視訓練的急迫性。另一方面,在近視防控科普上,除了與學校合作開展常規宣教,還會利用新媒體&&製作有趣的短視頻、動畫等內容,以更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播眼健康知識,吸引青少年關注和學習,從而擴大科普覆蓋範圍,提升公眾對眼健康的重視程度和認知水平。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在弱視康復和近視防治方面,內蒙古已經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張波洲:在弱視康復方面,2021年起,由內蒙古殘聯、教育廳、衛健委、財政廳聯合發起,內蒙古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老牛基金會、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共同開展“大愛北疆、助康圓夢”光明未來兒童弱視救治公益行動。項目開展以來,已在全區範圍內累計篩查兒童青少年200萬人次以上,對符合適應症的2248名弱視兒童進行了視力康復訓練,達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近視防控方面,近3年朝聚眼科醫院承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開展的“彩虹行動”等項目,為中小學生、幼兒園兒童建立視覺健康電子檔案,共計開展超過800場次線上線下近視防控科普宣教工作,實現一人一檔,並隨學籍轉移,學生近視及變化情況跟蹤記錄並反饋家長或監護人,提供視力報告解讀,提供及時的個性化預警和就醫指導,有效防止因為干預不及時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的問題。目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需求還很大,需全社會關注,使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呵護好孩子們的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