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北疆·新華訪談丨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主任劉勇: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17 09:52:40
來源:新華網

讀懂北疆·新華訪談丨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主任劉勇: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

字體:

  新華網呼和浩特1月17日電(記者魏婧宇、達日罕)在“家門口”看好病是群眾的樸素心願,民有所呼,政有所應。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建設好運營好北大腫瘤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宣武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內蒙古醫院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高質量建設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打造一批特色重點專科”。

  在過去的2024年,內蒙古新掛牌北京友誼醫院、宣武醫院內蒙古醫院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61個,全區333家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藥集中帶量採購減輕群眾就醫負擔172億元。新的一年,內蒙古將如何進一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下沉?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內蒙古自治區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劉勇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內蒙古自治區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劉勇做客新華訪談。新華網發 侯樂 攝

  新華網:2024年,自治區衛健委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劉勇:推動京蒙協作“醫療倍增計劃”進一步擴容協作範圍。2024年,新增3個協作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簽訂血液腫瘤科協作項目、呼倫貝爾市醫院與北京腫瘤醫院簽訂腫瘤科協作項目、滿洲裏市醫院與北京世紀壇醫院簽訂變態反應科協作項目。為加強重點專科建設,自治區衛健委聯合北京市衛健委組織召開了兩次“京蒙協作重點專科建設”推進會。通過定期調度,推動兩地協作醫院工作步調一致,加快深入推動協議各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拓展滬蒙、遼蒙、津蒙醫療合作。滬蒙合作方面,自治區衛健委聯合上海市衛健委在包頭市簽署兩地《全面深化衞生健康領域合作交流框架協議》,並組織包頭市6家醫院與上海市6家醫院進行對口合作集體簽約。通過搭建專科聯盟、分中心及專家名醫工作站,為包頭引入優質醫療資源。

  遼蒙合作方面,自治區衛健委聯合遼寧省衛健委在赤峰市簽署兩地《全面深化衞生健康領域合作交流框架協議》,並組織遼寧省阜新市、朝陽市衛健委分別和通遼市、赤峰市衛健委以及12家醫療衞生機構與自治區21家醫療衞生機構共同簽訂了27項具體合作交流項目協議,協作雙方通過開展學術講座和赴遼進修等方式,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與知識儲備,增強本土醫療人才實力。

  津蒙合作方面,自治區與天津市簽署兩地《全面深化衞生健康領域合作交流框架協議》及14個合作項目,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逐步展開,下一步將把合作省份對口醫院優質的“管理、技術、文化”同步到內蒙古。

  新華網: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的過程中,如何推動中(蒙)西醫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劉勇:2024年,我們以方便群眾就醫為目標,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以內涵式發展為導向,持續提升中醫(蒙醫)醫療服務能力。以傳承創新為引領,充分發揮中醫藥(蒙醫藥)多元價值優勢。以文化弘揚為紐帶,高質量融入中醫藥(蒙醫藥)“一帶一路”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從六個方面發力,持續完善傳承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蒙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一是發揮好改革試點示範作用。以通遼市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為牽引,帶動全局性改革協同推進,鼓勵支持在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機制、科研評價機制等方面大膽創新。

  二是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印發自治區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訂的中醫藥(蒙醫藥)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任務清單,對照清單出政策、找項目、抓落實。

  三是健全優質高效服務體系。圍繞持續促進中醫(蒙醫)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和均衡布局,強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特色重點醫院輻射能力。持續推進中醫(蒙醫)優勢專科建設。

  四是深化科技和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岐黃工程,加大京蒙、滬蒙、遼蒙、粵蒙在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領域合作力度。

  五是充分挖掘釋放中醫藥(蒙醫藥)文化價值。深入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探索建立多部門協同、多渠道推廣的文化宣傳工作機制,鼓勵發展中醫藥(蒙醫藥)文化新業態。

  六是加強中醫藥(蒙醫藥)對外合作。積極推動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醫療先行區建設,深化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新華網:內蒙古如何堅持多元發展,積極構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劉勇: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托育服務發展,將其作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輔助政策,連續兩年將新增嬰幼兒托位數指標納入政府民生實事,決定自2025年起實施普惠托育服務機構生均定額補助項目。盟市和部分旗縣制定&&包括托育服務在內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其中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實施托育補貼制度。

  目前,自治區和10個盟市建立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在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自2023年開始,創新實施“萌寶驛站”社區托育服務試點工作,兩批35個試點機構陸續投入使用,增加普惠托位1700余個,“萌寶驛站”日益成為自治區托育服務特色品牌。20家醫療衞生機構能夠單獨提供普惠托育服務,實施邊境地區托育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助力解決邊境地區人口問題。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托育機構1870余家,總托位數10.05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2個,每個旗縣至少建成1所公辦托育機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職能職責,推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擴大普惠育幼服務供給。持續擴大“萌寶驛站”自治區社區托育服務試點範圍,發揮專業優勢推動醫育結合發展。做好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模式發展。協調推進托幼一體化服務。建立健全托育服務綜合監管機制,守住嬰幼兒安全健康底線。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