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一頭連着群眾民生,一頭連着産業發展。經營主體、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市場監管改革就要改進什麼、實現什麼,直面經營主體困難事、老百姓的煩心事,推出一批可操作、可借鑒、可推廣的惠企便民實招,不斷增強經營主體和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收穫 一次“大草原”與“大市場”的雙向奔赴
“整體銷量增加了3%至5%,我們現在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最遠出口到了美國。薯條産品已經登上了飛機,進了航食領域。”前不久,作為“蒙”字標獲證企業,內蒙古陰山優麥食品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景萬春信心滿滿。“我們與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上海盒馬物聯網公司、康成投資(中國)公司簽署了4800萬元年銷售額的協議。”他説。
正是在“蒙”字標的促動下,陰山優麥建立了農戶、企業、市場“三方聯動”機制,當地農戶對種植燕麥的積極性大幅增加,當地燕麥種植面積和原糧價格也逐漸提升,走出了一條以市場銷售為龍頭的強農富農之路,進一步推動當地燕麥産業邁向規模化、現代化、産業化發展的新&階。
“蒙”字標認證産品之所以能贏得大市場的信任與認可,與堅持高標準、嚴認證、強監管、優服務推動自治區區域品牌“蒙”字標大草原優品建設分不開。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緊密結合牽引自治區農畜産品品牌建設任務,以“標準+認證”方式,創建標準、認證、産業、質量管控和綜合服務“五大體系”,圍繞“肉庫、糧倉、奶罐、絨都”等優勢特色産業,對優質農畜産品進行質量和品牌認證。
如今,“蒙”字標認證産品正在向精深加工和服務領域拓展,未來,會有更多的“蒙”字標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驚喜 一次辦理“個轉企”的舒心體驗
“酸奶您喝過吧,那奶皮子酸奶呢?今天就帶你們長長見識……”在優盛達奶食直播間,主播正在介紹一款銷量火爆的奶皮子酸奶。而誰能想到,這家企業一年前還只是一個小作坊。“之前,我們也想擴大規模,可如何註冊企業、申請標識等程序,我們一點都不懂。從準備申報材料、註冊審批到廠房建設,通遼市市場監管部門都幫我們跟蹤幫辦,不久我們就從小作坊成功轉型為企業。”通遼市優盛達乳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揚説,“轉為企業後,人員招聘、融資貸款都方便多了”。
“個轉企”,就是將原來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並註冊為企業。這可不僅僅是名字的更改,而是實實在在的變化,有助於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自治區政府&&《內蒙古自治區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三年成長計劃(2023-2025)》以來,為全區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利好。各地通過建立完善“個轉企”培育庫、提供“一站式”轉型升級服務、&&獎勵補貼優惠政策、開展改革試點等多種方式,推動更多經營主體按下轉型升級“加速鍵”。
截至2024年底,全區2459戶個體工商戶成功轉型升級為企業,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強化“個轉企”後對企業的發展幫扶,確保轉企後穩得住、有幹勁、走得遠、飛得高。
便捷 “一件事”點旺餐飲煙火氣
近日,每到中午,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一家開業不久的冰煮羊特色餐廳,都會迎來不少客人。“餐廳能這麼快開業迎客,多虧證照手續辦得快。”這家餐廳的經營者劉治國説。2024年,針對食品經營高頻許可事項,內蒙古全面推行開辦餐飲店“一件事”。“從裝修到營業,需要我們準備什麼材料,工作人員介紹得很清楚,我們準備齊全並遞交之後,第4天證件就下來了。現在餐廳平均每天都能接待四五十桌客人,預計2至3個月就可以盈利了。”劉治國説。
如何持續提高餐飲經營主體准入準營便利度,點旺餐飲店“煙火氣”?市場監管部門重塑辦理流程,強化數據賦能,深化開辦餐飲店“一件事”服務改革。申請人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申請,實現多個證照的並聯審批。辦理時限縮減了13個工作日。截至2024年12月底,內蒙古自治區辦結開辦餐飲店“一件事”業務10208件。
2024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着力解決企業准入準營便利度,避免在申請信息變更和登出登記多頭申請、多次跑路、重復提交材料,實現一網申請、一次填報、一網通辦。目前已完成企業信息變更、遷移登記、登出登記、開辦餐飲店4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任務。
溫暖 一次用“暖行”促“暖心”的體驗
站在25層樓高的大型鍋爐下面,人顯得很渺小。在鍋爐內側,一個只有臉盆大小的入孔門,就是檢測人員進出的通道。瘦瘦的康輝和祝海鵬一撲一縮一爬,便鑽了進去。借助頭燈,他們爬行在鍋爐內部管道中,一點一點地檢測着,有的地方灰塵太厚看不出來,還要用隨身攜帶的刷子先掃一下。遇到轉彎處,他們便做起了“瑜伽”動作,先把兩條腿移到前面,身子盡量壓到最低,慢慢再把整個身體轉過來。
“我們這個工種叫鍋爐檢驗員,全年都在檢測大型鍋爐。由於工作環境特殊,對體重是有要求的,要不真進不去。”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鍋爐檢驗二部副部長介紹説。
為切實保障“溫暖工程”落地落實,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提前謀劃部署“冬病夏治”專項工作。在巴彥淖爾市,從2024年3月開始,檢驗人員對當地7個旗縣區共10家供熱企業在用鍋爐開展定期檢查,每到一家企業都要對企業資質證書、人員資質證書、自檢記錄、應急預案等進行檢查,再到現場檢查設備,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隱患排查不留死角。
在“冬病夏治”的關鍵時期,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搶工期、趕進度,以“暖行”促“暖心”,全力推進“溫暖工程”落實落細。
高效 “一站式”服務窗口裏的新氣象
“我們公司有3&&口徑蒸汽流量計,一直以來在本地難以實現檢定校準。為此,公司上下十分困惑,情急之下,我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園區‘一站式’服務窗口,幾天就得到答覆,技術人員上門幫助我們完成了檢定工作。”困擾鄂爾多斯市中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監托建剛多年的“檢定難”問題解決後,他激動不已。
作為黃原膠生産領軍企業,該公司2010年落戶鄂爾多斯市達拉特經濟開發區,托建剛所指的“一站式”服務窗口,是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結合達拉特經濟開發區産業構成及企業需求,在園區設立的首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旗縣級試點,通過整合市場監管系統服務職能,為園區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質量技術和政府服務。
開展市場監管服務進園區進企業行動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共整合登記註冊、信用監管、檢驗檢測等領域30多項服務舉措,通過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聯動,組建了84個實體服務窗口,為4000家企業上門送政策、送服務,解決技術難題4600個,減免費用、節約成本5900萬元。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獲評全國首批産業計量優秀成果。
鼓勁 “一鏈一策”賦能産業鏈求質向新
“在我們的産品質量控制中,電阻率是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指標,它直接關係到産品的質量水平和銷售價格。一直以來,晶硅行業在工藝控制和成品質量檢驗過程中常用的檢測設備兩探針、四探針電阻率測試儀沒有合適的溯源渠道,只能通過同行之間的比對來衡量設備的性能,現在包頭市檢驗檢測中心的專家幫我們研發出專用測試裝置,真是幫我們大忙了。”一位企業負責人説。
為更好地服務晶硅産業高質量發展,包頭市抓住建設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晶硅材料)契機,組織專家技術團隊,調研走訪13家光伏頭部企業,有針對性提供技術服務支撐,着力解決産業鏈供應鏈關鍵質量問題。
2024年,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以質量鏈創新賦能産業鏈發展,聚焦8大産業集群、16條重點産業鏈,瞄準稀土新材料、風電裝備製造等21個特色優勢産業,指導盟市制定質量強鏈方案。烏海市圍繞BDO産業及其産業鏈發展方向,鼓勵企業加大標準研究力度,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落地,推動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和應用。自治區奶業、風電裝備製造、稀土新材料、現代煤化工4條重點産業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入選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不斷激活産業鏈發展新動能。
賦能 一粒種子帶來的科技力量
“我們在蒙草集團科技人員的幫助下種植的駝絨藜好存活,不僅能防風固沙,牲畜也喜歡吃。”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日勒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朝勒孟來高興地説。
草種是草産業的“芯片”,在內蒙古,一粒粒草種都凝聚着科技的力量。2024年7月國家草産業知識産權運營大數據&&正式啟動,這是我國首個專門服務於草産業領域知識産權的數據&&,匯聚1.84億條全球專利數據、2300萬篇國內外文獻信息。“用戶只需要註冊賬號,就能免費查閱下載,&&還提供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申請前預評估、專利導航、知識産權維權援助等服務,草産業創新主體還能在&&發布技術需求,&&為供需雙方提供信息源、數據源等。”&&運營方巴圖介紹。目前,依託&&已形成了203件專利申請,推動轉讓專利37項。
知識産權一頭連着創新,一頭連着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面對這一無形資産,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全力落實科技突圍工作部署,着力打通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全鏈條,&&《關於加快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助力科技突圍工程的若干措施》,在全國率先完成高校、科研機構存量專利建檔工作。2024年,我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44.8億元,同比增長35.2%。
實惠 一次“廣告助農”活動帶來的幸福增量
“2024年10月份,我們公司産品‘羊祥園’羊肉,登上cctv7國防軍事頻道、cctv17農業農村頻道,公司才成立1年,銷售額就超過了2000萬元。”內蒙古羊祥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寧美驕傲地説,“我們經常參加呼倫貝爾市場監管局舉辦的各類廣告助農活動,互聯網廣告合規指引及網絡技能營銷培訓對我們來説就非常實用。”
一次次農畜産品展銷會、推介會,一場場網紅探店、直播帶貨,讓庫倫蕎麥、興安盟大米、烏海葡萄、扎蘭屯黑木耳等農産品源源不斷地走出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
如何才能更好發揮廣告品牌塑造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以“廣告助農”為抓手探索共建富裕模式,讓廣大農牧民真正可見可感可得。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精準施策,印發《全區廣告助農助企活動實施方案》,強化指導幫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為優勢農畜産品搭建銷售&&,舉辦各類推介活動、網紅探店、直播帶貨等,在各大主流媒體及市場廣告主體上進行展播宣傳,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通過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有力帶動全區涉農涉牧企業和群眾增收約2.31億元,為內蒙古的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也為市場監管助力地方發展樹立了成功典範。
原標題:體檢式監管 服務型執法 2025,監管向前 改革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