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25日電(記者賈立君)我國科學家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又發現一種新礦物“福元鈮礦”,再次增加了這一礦産寶庫可用鈮金屬選冶礦物種類。
“白雲鄂博礦,是一個巨大的礦物和礦物學研究的寶庫。”包頭稀土研究院原院長、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佔峰説,幾十年來,這裡隨鐵順帶採出大量的稀土礦物,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礦床;同時,這裡還伴生着豐富的鈮、釷及螢石等210余種礦物資源,其中鈮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
廣泛應用於特種鋼、超導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鈮,具有熔點高和超導性等優點,是公開的世界稀有戰略性關鍵金屬。鈮家族裏也有很多“成員”,且各有特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白雲鄂博礦床聯合發現並命名的新礦物——福元鈮礦,經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審查並全票通過,正式獲得命名批准。這是繼該團隊今年在白雲鄂博礦床發現鄂博鈮礦、翟鈧閃石礦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宏瑞告訴記者,這一新礦物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福元研究員的名字命名,以致敬他在淡色花崗岩成因及稀有金屬成礦規律研究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特別是他在推動白雲鄂博礦物學、礦床學及稀土資源潛力等研究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范宏瑞説,福元鈮礦存在於白雲鄂博礦床的碳酸岩中,呈紅褐色至褐色、玻璃光澤、板狀、自形至半自形,是一種具有全新結構與化學成分的金屬氧化物類礦物,其五氧化二鈮平均含量達67.3%。而五氧化二鈮,可用作拉鈮酸鎳單晶、特種光學玻璃、高頻和低頻電容器及壓電陶瓷元件,也用於生産鈮鐵和特殊鋼需要的各種鈮合金。
專家介紹,福元鈮礦鈮含量高,增加了白雲鄂博可用鈮金屬選冶礦物種類。同時,該礦物是鄂博鈮礦蝕變産物,可作為流體蝕變過程中,鈮礦物相轉變,以及鈮遷移行為研究的絕佳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