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呼包鄂烏“有話説”!-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7 10:23:33
來源:青橙融媒

今天,呼包鄂烏“有話説”!

字體:

12月7日

第八屆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市長聯席會

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

呼和浩特市融媒體中心

包頭市融媒體中心

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

烏蘭察布市融媒體中心

聯動推出

重磅宣傳片及評論

共話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未來

呼和浩特

做好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龍頭”

  加快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是引領全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要舉措。2021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印發《呼包鄂烏“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大力推進呼包鄂烏區域發展,打造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

  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作為中心城市的呼和浩特一直衝在前。2021年9月召開的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就率先提出:呼和浩特要主動引領呼包鄂烏“一小時城市圈”,推進公共資源共享,增強區域産業、生態治理和社會治理合作,實現城市間協作聯動、互補發展。

  立足首府、引領城市群。自2021年以來,呼和浩特打開了首府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迎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市重點項目連續三年實現“雙一千”目標;“六大産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並形成産業集群鏈式耦合發展態勢;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達到十年來最高水平;2024年初,自治區人民政府以1號文件印發《關於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啟動“強首府”戰略,為呼和浩特市基礎設施建設、地鐵運營維護、産業科技創新等提供有力支持;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為呼和浩特量身定制國家級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能源資源總部經濟集聚區、國家應急物資戰略儲備基地等一系列重大支持。2024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地區生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産投資、進出口貿易總額4項指標增速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分別排兩個第一位、兩個第二位。在政策加持下,城市發展實力與日俱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強首府,終是為了帶動區域強。

  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呼和浩特一直站在“龍頭”位置。《呼包鄂烏“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發揮首府龍頭帶動作用。支持呼和浩特市在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中走在前、作表率。在呼包鄂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呼和浩特積極扛起首府責任,自覺從自治區部署中找定位、找任務,不斷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落地落實。

  在定位上,呼和浩特不僅積極發揮首府政治、經濟、文化、區位等方面獨特優勢,更是加快構建“東融、西聯、南通、北開”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區域交通物流中心、打造區域現代消費中心、打造區域休閒度假中心“四個區域中心”。深度挖掘聯通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等周邊區域資源,積極推動要素流動、産業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均等和基礎設施共享等諸多方面落地見效。

  2023年底,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共同簽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推動兩市深入開展區域合作,攜手打造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全力推進14個方面、60項具體合作事宜;積極完成新機場及其配套工程竣工驗收,盡快建成4F級國際機場和區域航空樞紐;推動呼包高鐵及延伸線納入國家規劃,抓緊開展呼鄂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助力打造 1 小時鐵路經濟圈;加快創建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無止境,呼和浩特在一體化發展中,積極主動打破舊思想,打開區域內城市發展新格局。

  2024年,是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的關鍵之年。從項目協同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轉變,引領示範全區區域協調發展,呼包鄂烏一體化前景廣闊,推動呼包鄂烏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呼和浩特將發揮更多、更大的首府力量!

包頭

全力答好一體化發展“聯考卷”

  12月7日,第八屆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市長聯席會議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持續推進四市一體化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這必將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階,為自治區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目標增添強勁動力。

  一體化、一盤棋。2023年,自治區黨委、政府立足黨中央對內蒙古的發展定位,作出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決策,&&《關於推動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提出要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斷提升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水平,加快建設呼包鄂烏城市群,為四座城市一體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的穩步推進,讓四座城市的人民深有感觸。每天來往包頭與呼和浩特之間的動車十幾趟,車程只需1小時,其他城市間同樣可以快速往返。呼包鄂烏間的公路交通方便快捷,截至2023年,四地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1萬公里。四地從大動脈到小血管的緊密溝通,既是當前呼包鄂烏緊密&&、共同發展的生動寫照,也是未來深度推進一體化,實現更大發展的堅實支撐。

  去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簽署了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確定了2024年兩地協作重點推進事項,包括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文旅、教育、醫療衞生、政務服務、應急管理等14個方面。

  一年來,兩座城市相向而行、同向發力,極大促進了兩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樹立了樣板。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局。地域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産業互補的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的基礎紮實、前景廣闊。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包頭在推進一體化發展過程中責任重大。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呼包鄂烏一體化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加強産業分工協作、招商合作聯動,推動更多資源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全力答好一體化發展的“聯考卷”,為把呼包鄂烏打造成為引領帶動全區、輻射周邊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為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目標任務貢獻包頭力量。

鄂爾多斯

紮實做好“呼包鄂烏一體化”這篇大文章

  匯聚群星成皓月。地域相鄰、淵源深厚、人文相通、經濟相融,毫無疑問,在內蒙古經濟版圖上,呼包鄂烏地區有着特殊的“定位”和“地位”。12月7日,第八屆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市長聯席會將在呼和浩特市召開,必將為四地協同發展再注新動力、再添新光彩。

  前幾日,鄂爾多斯市黨政代表團先後赴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走親戚”,頻頻提到“一體化”。這次“走親戚”,是面對面的“牽手”,實打實的“互融”,心連心的“共情”,對促進區域發展有着諸多示範性價值。

  “一體化”對其中的每一座城市的意義不言而喻。就鄂爾多斯而言,“一體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鄂爾多斯新篇章推開了“一扇窗”,打開了一片“新天地”。2022年1月10日,鄂爾多斯至集寧南站首通城際動車。至此,動車行經呼包鄂烏主要區間全域打通,往返四地不再遙遠。更近的物理距離,帶來更緊密的交流,讓人際更親、産業更密。今年11月中旬,“暖城之邀”——呼和浩特站招才引智活動圓滿落幕……民生、科創、産業等領域,都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共飲黃河水,同享一片天。從“踐行新理念,共創新未來”,到“凝心協同謀發展,踔厲奮發向未來”,再到本次會議主題“凝心聚力謀發展,合力推進一體化”……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市長聯席會議舉辦以來,提出一系列務實性舉措,一體化發展也正在從打基礎、建機制、尋突破的協同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的層級邁進。透過現象看本質,呼包鄂烏18.6萬平方公里土地之所以呈現勃勃生機、動能強勁,得益於呼包鄂烏,始終錨定“一體化”目標,攜手共進,各揚其長,讓呼包鄂烏從“各美其美”走向了“美美與共”。眾所周知,呼包鄂烏中,每個“1”都舉足輕重,各展其長、優勢互補,才能共同推動區域共同繁榮發展,才有1+1+1+1>4。比如,釋放經濟“抱團”發展的活力、推進交通一體化體系的構築、實現民生政策紅利的共享,以及在更多的層面相互賦能、在更多的領域共創未來。

  改革不停頓、發展不止步。面向未來,如何譜寫呼包鄂烏一體化新篇章,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助力內蒙古實現“闖新路、進中游”的發展目標,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需要四市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漸變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需要每個城市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持續發力、形成合力,破除行政壁壘等體制機制障礙,一點點磨合、一項項推進,扎紮實實做好“呼包鄂烏一體化”這篇大文章。

烏蘭察布

烏蘭察布“朋友圈”越來越大

  京蒙協作、京津冀協同發展、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呼包銀榆經濟區打造、“一帶一路”共建……烏蘭察布把握區域合作機遇,在互聯互通、互利互惠中,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寬,“朋友圈”越來越廣。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相距僅240公里的兩地在雙向奔赴中,不斷健全協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構建起優勢互補、攜手並進的協同發展新格局。隨着京蒙協作從“輸血式幫扶1.0時代”邁向“造血式協作2.0時代”,北京各地和烏蘭察布在教育、醫療、農畜産品銷售、文旅等領域升級合作,烏蘭察布的綠色農産、綠色算力、綠色能源更是紛紛進入北京市場,當地優勢資源成為京蒙協作互惠互利的優質産業。

  2014年,烏蘭察布與大同、張家口共同謀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走過十年,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合作“一路生花”,碩果纍纍。集大原高鐵建設步伐的加快為三地合力打造烏大張“半小時”經濟圈注入新動力,三地全面打響“四季好風光、暢游烏大張”文旅品牌,協同抓好察汗淖爾、禦河等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共同推進區域人才培養……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步伐更加強勁。

  隨着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使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近鄰”成為産業相連、發展相融的“隊友”,四市在科技創新、産業協作、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開放合作等重點領域全面提升一體化水平。呼包銀榆經濟區攜手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文明共建共保、産業發展協同互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全力推動“一群城市”變為“一個城市群”。

  在家門口看首都名醫,優質教育資源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求。呼包鄂烏不動産登記“四城通辦”讓企業、群眾異地辦事體驗感、滿意度大幅提升。“烏大張”區域聯合招聘會,暢通三地勞動力和人才流動渠道。來自北京、大同、張家口等地游客成為持續繁榮烏蘭察布文旅市場的“主力軍”……在雙向賦能、多向聚勢中,區域合作讓各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攜手謀發展,合作創共贏。一次次“牽手”中,烏蘭察布“左右逢源”、搶抓機遇,持續做大做強區域合作“朋友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