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呼和浩特如何打造國際“朋友圈”-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7 12:25:49
來源:內蒙古日報

看呼和浩特如何打造國際“朋友圈”

字體:

  12月6日,由蒙古國烏蘭巴托市政府舉辦的2025年大型項目推介會在北京召開。呼和浩特市基建道路、能源開發、水務治理、規劃設計、草種生態等領域11家企業30餘人赴會助力友城發展。

  會議期間,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天皓國際貿易公司等多家企業分別與烏蘭巴托市政府簽署合作項目協議。雙方議定,烏蘭巴托市將向呼和浩特市採購防寒抗旱草種、水泥、玻璃纖維管道及融雪設備等,聘請該市企業為烏蘭巴托主城區進行綠化建設。

  這是兩市締結友城以來簽約規模最高、合作前景最廣的一次經貿活動,也是落實兩市共同簽署的《全方位打造中蒙友城交流典範備忘錄》的具體舉措,更是深化友城間經貿務實合作的成功實踐。

  11月中旬,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舉辦的2024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上,呼和浩特市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傑出貢獻獎”,該獎項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設立的國際友城工作最高獎項,全國共有10個城市獲獎。

  呼和浩特的國際“朋友圈”獲讚的理由正是它在對外交往中的銳意進取、善作善為,是持續不斷地優化友城布局,拓展交流渠道,讓合作&&不斷躍升,在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首府高質量發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呼和浩特市認真制定國際友城工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首府經濟發展作為友城工作的主線,調動各領域部門、社會資源,着力優化友城布局,全方位、多層次推動民間對外交流合作,逐步形成“政府引領、友城先行、民間助力、合作共贏”的“大友城”工作格局。目前已與蒙古國烏蘭巴托市、俄羅斯烏蘭烏德市、日本岡崎市、美國洛杉磯郡等8個國外城市正式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同時還與20多個外國城市建立穩定的交流合作關係。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拓展首府國際“朋友圈”。加快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步伐,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依託與蒙古國烏蘭巴托市、色楞格省、俄羅斯烏蘭烏德市、白俄羅斯戈梅利市國際友城基礎,不斷延伸向北開放觸角,先後拓展了與俄羅斯彼爾姆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蒙古國中央省、達爾罕烏拉省,白俄羅斯明斯克市,哈薩克斯坦塔拉茲市、卡拉幹達州等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省市的交流合作。積極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持續推動與美國加州洛杉磯郡友城交往,正式與美國蘭辛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關係,助力推動中美關係行穩致遠。

  秉持“企業走到哪,友城建到哪”宗旨,呼和浩特強化“經濟外事”理念,做好友城招商工作。依託市相關部門及企業的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推動與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瑞士洛桑市、荷蘭代爾夫特市、泰國孔敬市、馬來西亞新山市、日本宮崎市、伊丹市、韓國蔚山市、烏拉圭聖何塞市、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科爾多瓦市、巴西聖保羅市等城市開展友好交流,首府國際“朋友圈”極速擴容。

  如何將友城交往走深走實?呼和浩特開啟了以民促官,以經促政的思路,充分發揮民間友好往來作用,與國際友城開展重點交流活動百餘場,友城間政府互訪團組達千餘人次,簽訂經貿、人文等領域友好合作意向書、協議書50余份,同時借助大型國際展會及論壇等&&,挖掘國際友城在經貿、教育、文旅、醫療、生態環保等領域合作潛力,不斷提升友城交流層次水平。例如呼和浩特市主動對接蒙古國“種植十億棵樹計劃”,促進該市草種企業與蒙古國企業加強防沙治沙合作,在蒙古國友城色楞格省打造“中國呼和浩特友誼林”等。助力該市企業“走出去”,在國際友城建立海外倉,將呼和浩特名優特産品推向海外市場。

  多年來,呼和浩特市與各友城積極開展人文領域友好交流,取得豐碩成果。互派青少年友好交流訪問團組近百批千餘人次;持續打造“呼和浩特國際青少年友好交流營”品牌活動,邀請友城青少年來呼交流訪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了解首府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積極推動該市中學與蒙古國烏蘭巴托市、俄羅斯彼爾姆市、匈牙利德布勒森市中學簽署校際友好合作協議,通過開展漢語言教學項目、互訪交流等校際合作,傳播中華文化,厚植傳統友誼;借助中蒙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等項目,助力蒙醫藥國際發展進入快車道;推動與蒙古國、芬蘭等地開展園林綠化、基層治理、職業培訓、老年大學、幼兒教育等領域參訪交流,不斷拓寬合作空間。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呼和浩特市會努力讓友城交流再創佳話。(記者 王雅靜 通訊員 常虹)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