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北疆·萬馬奔騰”新華社鏡頭中的內蒙古|向北開放-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6 11:08:40
來源:新華網

“亮麗北疆·萬馬奔騰”新華社鏡頭中的內蒙古|向北開放

字體:

  9月28日,“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在內蒙古展覽館開展,同步展出“亮麗北疆·萬馬奔騰”新華社鏡頭中的內蒙古新聞攝影展。

  “亮麗北疆·萬馬奔騰”新華社鏡頭中的內蒙古新聞攝影展精選320多張從1947年到2024年的新聞攝影圖片,通過滄桑巨變、綠色長城、安全屏障、能源擔當、北疆優品、向北開放、守望相助、北疆文化、民生福祉等篇章,充分展現北疆兒女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的生動實踐。

  今天在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展示的是“亮麗北疆·萬馬奔騰”新華社鏡頭中的內蒙古新聞攝影展“向北開放”篇章,共25張圖片。

  向北開放

  內蒙古全面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加強20個對外開放口岸、2條中歐班列過境通道建設,成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門戶,形成聯通內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

  實施對外開放以來,二連浩特車站進出口客貨運量不斷增加。(1987年1月7日發)新華社記者 白斯古郎 攝

  滿洲裏車站大規模更新貨物換裝場設備,換裝能力大大提高。(1987年8月14日發)新華社記者 巫加都 攝

  1992年7月,俄羅斯客商在滿洲裏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廈選購中國的輕紡産品。新華社記者 陸金髮 攝

  1992年7月,滿洲裏為適應進一步開放的新形勢,由國家投資和自籌資金建起了兩層樓的“北方市場”。新華社記者 陸金髮 攝

  上圖:2014年8月26日,游客在滿洲裏互貿區免稅店選購俄羅斯商品。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下圖:2016年8月20日,在滿洲裏市互貿區免稅購物大廳外,游客拎着剛剛購買的俄羅斯進口商品。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14年國慶節前夕,策克口岸中蒙邊民互貿市場建成並向雙方民眾開放。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15年7月16日,中俄蒙國際青少年足球夏令營在錫林郭勒盟開營。新華社記者 邵琨 攝

  2015年11月11日,我國首批進口的牧草從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國門入境。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019年4月11日,呼倫貝爾朝聚眼科醫院醫生在為中蒙兩國的白內障患者做術後眼部清潔。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2019年8月27日拍攝的流光溢彩的滿洲裏城市夜景。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上圖:2016年8月27日,一列中歐班列駛出二連浩特國門。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下圖:2019年9月4日,一列來自俄羅斯方向的火車駛過滿洲裏國門。新華社記者 張新晶 攝

  2019年11月11日,來自俄羅斯的商戶在位於滿洲裏的自家店舖中查看商品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2019年12月23日,2019中國·滿洲裏第16屆中俄蒙美麗使者國際大賽總決賽參賽選手在比賽結束後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上圖:2021年10月12日,工作人員在滿洲裏綜合保稅區內查驗準備出口的工程機械。

  下圖:2021年10月12日,滿洲裏綜合保稅區內停放的準備出口的工程機械設備。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2023年9月6日,游客在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舉辦地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4年3月25日,一輛吊車在烏蘭察布市七蘇木鐵路國際物流園內裝運集裝箱。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24年4月3日,車輛在甘其毛都口岸通關。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上圖:2023年9月20日拍攝的滿洲裏站貨運車間集裝箱場。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下圖:2024年4月21日,二連浩特鐵路口岸中歐班列集裝箱吊裝作業。新華社發

  上圖:2024年6月12日,呼和浩特首趟中歐班列商品汽車運輸專列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園駛出。

  下圖:2024年6月12日拍攝的呼和浩特首趟中歐班列商品汽車運輸專列車廂內的商品汽車。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4年9月11日,旅客在二連浩特公路口岸聯檢大廳辦理通關手續。今年以來,二連浩特口岸&&境人員已突破180萬人次。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