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高質量發展活力涌動-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7 10:34:22
來源:內蒙古日報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高質量發展活力涌動

字體:

  盛夏,在呼倫貝爾廣袤的黑土地上,大型農機具馳騁田間,節水灌溉讓農田“喝飽”,各類農作物生機勃勃。隨着高産高效種植技術廣泛推廣、標準化管理有序推進,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農業現代化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活力涌動。

  近年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持續開展高效栽培技術模式攻關、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智能高效節水灌溉、綠色精準植保等高産高效新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促進良種良法良田良制配套,提高集約化、標準化生産水平,實現“常規”作物的“非常規”種植,從“人扛牛拉”到“機械耕種”,從“靠經驗”到“靠數據”,“汗水農業”正大步朝着“智慧農業”加速轉變。

  在墾區,一粒粒麥穗圓潤飽滿,一排排玉米枝繁葉茂,一片片油菜美不勝收,成了夏日村莊裏最美的風景。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按照國家“穩糧增油”的整體部署,優化傳統優勢糧油作物種植結構和品種布局,全面推廣優良品種,分區域分作物強化高産優質品種推廣應用,重點推廣青雜系列等雙高(高産、高含油量)雙低(低硫苷、低芥酸)優質多抗春油菜品種,玉米和小麥選用高産耐密耐旱和高産優質強筋等品種,全力推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提高優質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高質量供給。

  眼下,在特泥河、莫拐、拉布大林等農牧場公司的芍藥基地,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芍藥花競相綻放,花香沁脾,令人陶醉。大批游客徜徉在花海中,流連忘返。

  赤芍是珍貴的野生中藥材,花海的觀賞價值也不容小覷。“我們使用有機肥,採用野生芍藥籽繁育,摸索到土壤改良的種植規律,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經濟效益,也對土地進行了改良和養護。”特泥河農牧場公司第八連(隊)黨支部副書記趙海龍介紹:“近3年,平均每年種植赤芍2000畝,現已達到10200畝。”

  做好“特”字文章是實現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啟動中草藥初加工倉儲一期建設項目以來,積極對接藥企,開展赤芍深加工,研發以赤芍為原料的農産品,提高産品附加值,建立穩定産銷體系,帶動項目區及周邊中草藥科技種植産業和文旅産業提質增效。

  如今,墾區處處是“特”字經濟發展的好風景。各農牧場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合理劃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與特色作物的比例,陸續開展多種特色、中草藥作物引種與示範,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實現企業增效和職工增收雙提升。

  按照“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要求,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穩步推進種植業基地建設,優化作物種植結構和品種布局,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增加綠色生態優質農産品供給,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協調可持續發展。(李新軍 實習生 左雪)

  原標題:促進良種良法良田良制配套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高質量發展活力涌動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