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西拉沐淪河靜靜流淌,一條鋼鐵巨龍飛架兩岸,氣勢磅礡、巍峨壯觀。
這就是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的西拉沐淪特大橋,由內蒙古交通集團投資建設,歷經4年施工,於6月14日正式通車。它是世界首座在風積沙峽谷區建設的橋梁,也是世界最高、跨徑最大的PC梁多矮塔斜拉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投資9.04億元的西拉沐淪特大橋,以其宏大的規模、高超的技術、先進的工藝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多項建設成果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凝聚了廣大設計者、建造者多年心血,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橋梁”的一張閃亮名片。
自6月14日通車以來,西拉沐淪特大橋車輛川流不息,累計通行車輛32022輛,日均車流量1455余輛。隨着大橋通車運營,區間同行時長縮短50%,車輛緩行次數下降78%,事故同期下降27%。
西拉沐淪特大橋由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是丹錫高速公路經烏段全線關鍵控制性工程。項目全長2.064公里,跨越遼河源頭西拉沐淪河,橫亙在渾善達克沙地上。墩塔外觀形似寶劍,與古老的紅山文化交相輝映,穿越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渾善達克沙地等生態脆弱區。項目建設規模巨大、工程結構與工藝技術複雜、安全風險高。
穿沙、越河、通峽,在風積沙峽谷中建設大橋究竟有多難?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西拉沐淪特大橋項目總工程師趙鑫説,自2019年開工以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用匠心“澆築”品質工程,持續擦亮“中國橋梁”建設品牌底色。項目團隊始終堅持“強科研,重創新”的引領思想,踐行“技術為本”“創新為源”的管理理念,立足施工重難點,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持續提升安全質量管控水平,深入開展施工技術“微創新”等一系列活動,全力推動項目工程高質量建設。
據了解,項目團隊在風積沙地質、“U”型大峽谷、高寒大風水庫區等複雜環境條件下,克服各個階段困難,採用環山式便道以降低縱坡,並在國內外首次採用“&階法+簡易SMW工法樁”岸坡加固,減少岸體擾動,確保了施工安全。在樁基施工中採用較為先進的氣舉反循環鑽機,這也是項目首次在深厚度風積沙地質條件下使用這種設備,保證了大直徑超長鑽孔灌注樁基的施工安全和質量。
內蒙古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翔&&,西拉沐淪特大橋作為內蒙古中部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和精品旅游公路,對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振興東北等戰略,打造高品味北疆文化和草原風光景觀旅游通道,帶動沿線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拉沐淪特大橋作為內蒙古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之一,隨着其通車,必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這座壯觀宏偉的大橋,當得起“中國驕傲”的稱號!(記者 魏那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