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5月29日電(郝芳芳)初夏時節,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草原牧草開始返青,休牧期結束,牧民布和朝魯就打開羊圈,羊群迅速地散落在草場上,品嘗着久違的青草味道。
平價投放 養殖牛羊有保障
讓布和朝魯高興的是,雖然去年冬天遭遇暴雪,但因為家裏有1000多畝打草場,以及所在地寶利根嘎查和巴彥胡舒蘇木都建有牧草儲備基地,他家養殖的600多只羊和20多頭牛有足夠的草料喂養,冬春兩季牲畜沒有死亡,也沒有掉膘。
西烏珠穆沁旗(以下簡稱“西烏旗”)巴彥胡舒蘇木黨委書記布仁圖格斯介紹,為了提升抗災應急飼草保障能力,蘇木和嘎查分別建設了2000噸、500噸的飼草儲備基地,在休牧期以及遇到自然災害時,平價向牧民投放,保障飼草供給和價格平穩。
5月17日,布和朝魯將自家的羊群散放在草場上。新華網郝芳芳 攝
“加上西烏珠穆沁旗建設的飼草産業園,形成了嘎查、蘇木、旗三級飼草儲備體系。”布仁圖格斯説。
走進西烏珠穆沁旗現代飼草産業園,一個個儲草棚裏碼放着整齊的草捆、草卷。産業園運營方負責人李國成介紹,飼草産業園佔地面積200畝,年儲備青乾草10000噸、全混日糧10000噸、青貯10000噸,可以滿足60萬羊單位1個月的飼草需求。目前,飼草産業園已儲備3萬噸飼草料,2023年以來,已發放1.1萬噸飼草料,在畜牧業防災減災提供應急飼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三級儲備 打造牧草生態圈
西烏旗可利用草場面積2.02萬平方公里,2022年被確定為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15個試點地區之一。
近年來,西烏旗大力發展避災型畜牧業,分批次新建擴建牧民合作社和牧戶儲草棚30處,引進龍頭企業市場化運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旗、蘇木鎮、嘎查三級飼草儲備體系和種植、收貯、加工、配送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市場運作,統一種植、統一存儲、統一發放的現代化飼草儲備加工交易模式,目前全旗三級飼草儲備體系已經建成。
西烏珠穆沁旗現代飼草産業園目前已儲備飼草料3萬噸。新華網郝芳芳 攝
到2025年,西烏珠穆沁旗三級抗災應急飼草儲備能力將達到12萬噸以上,可滿足240萬羊單位1個月飼草需求。
同時,當地將全力推動牧草産業向區域化、商品化、産業化方向發展,解決牧民冬季抗災、春季休牧飼草短缺問題。全方位開展飼草産業和養殖全産業鏈社會化服務,推動牧草産業提質增效及養殖産業鏈不斷延伸,打造智能、共享、高效、生態的草牧業供應鏈服務&&,構建更加綠色、安全、便利的草牧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