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鐵道線上的“熱辣滾燙”-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4 05/26 21:09:48
來源:新朔鐵路

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鐵道線上的“熱辣滾燙”

字體:

  砂輪飛速轉動,與鋼軌的接觸點迸發出絢麗的火花;機器馬達轟鳴,數十台中型機械快速拆解道岔;口號響亮,數十名職工推動組裝好的道岔向岔區移動……4月30日,為期30天的新朔鐵路大準線春季集中修走向尾聲,施工現場的火熱伴隨着機車鳴笛聲,留下奮鬥的軌跡,駛向熱辣滾燙的五月。

圖為大準線集中修施工現場。

  集中修是鐵路調配施工機械、人員、路料,綜合利用施工“天窗”,集中完成一條線路行車設備大中修、技術改造和維修任務的一種施工組織形式。本次集中修期間,新朔鐵路共計投入施工人員5000餘人、施工機械452&(輛),完成營業線施工項目37項,維修項目34項,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夯實了設備設施基礎。

 精準施策 運輸施工“兩不誤”

  晨光絢麗,千名作業人員齊聚集中修現場,鬥志昂揚、奮外精神;月明星稀,幾名行車組織人員坐在佈滿紅藍交錯線條的CTC調度大屏前,排兵布陣、搶抓運量。

  針對集中修點多、線長、任務重的實際,在施工前期,公司上下聯動,周密部署,成立大準線春季集中修協調領導小組,全面實施“挂圖作戰”,明確管內每日集中修工作量,統籌安排好路料、機具、人力、後勤保障等調配組織工作,確保施工及維修日計劃細緻安排、精準實施、安全有序。

  “施工不能丟,運輸也要保。”大準公司生産調度中心杭利平在調度會上強調。如何實現運輸和施工“雙兼顧”,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運輸帶來的影響,是施工組織中最讓人頭痛的問題。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根本在幹。集中修期間,點岱溝車站站長李強總是主動留在車站值班,凌晨的點岱溝車站燈火通明,他時不時踱步到運轉室查看列車站停時間,佔線板填記,並向值班員叮囑第二天施工的注意事項。

  在李強的帶領下,車站最大發揮站場能力,按照主次順序合理安排環線裝車,盡可能利用天窗時間“多裝、盡裝”,建立“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的保供運輸機制,壓縮重車待發、空車待接時間,天窗點外搶抓運量節約時間。

圖為大準線點岱溝車站滿載烏金的列車整裝待發。

  “4月7日,大準公司煤炭裝車量突破3000萬噸。”

  “4月份日均發運煤炭44.7萬噸,較2022年春季集中修日均增加6.3萬噸,創歷年集中修期間日均發運新高。”

  “4月自産煤累計完成發運578.7萬噸,日均達到47.1列,在連續開天窗的情況下,創歷年集中修期間自産煤發運新高。”……

  這些光彩奪目的數據背後,離不開公司的精細部署,更離不開像李強一樣堅守在施工生産一線的勞動者。

 新裝備 最大化提高“天窗”效能

  “嗚!”隨着一聲鳴笛,機械清篩車、搗固車在內的9輛作業車從萬泉河特大橋上“摩拳擦掌”緩緩駛出,機械化橋梁清篩施工作業也正式在大準線揭幕。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戰。”大準公司丹洲營站區安全生産副主任曹勇文在施工預備會上斬釘截鐵的説道。

  大準線開通運營30年,全線地形複雜,橋隧相連,橋梁清篩作業空間狹小,在此之前,受傳統清篩機結構限制,橋隧線路只能通過高強度、低效率的人工進行清篩。

  本次橋梁機械清篩施工,公司聯合各作業單位制定“一橋一案”的實施方案,對既有線橋偏心、橋梁道床超厚等病害一併進行整治,作業過程中重點對障礙物清理、失效擋砟板更換、排水孔疏通、線路整修等工作進行盯控。首次引進採用縮窄的挖掘導槽及攏砟口的QSZ-400型橋隧清篩車亮相大準線丹洲營站區黍地溝至十九溝區間萬泉河特大橋。

圖為QSZ-400型橋梁清篩機對線路進行機械化清篩作業。

  面對橋梁機械清篩作業在大準線的首次挑戰,曹永文提前下足了功夫,帶領站區上下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實地勘探,明確“清篩+搗固”同步進行的強基組合方案,並提前利用GPS軌道檢測儀及水準儀精準測量起道、撥道數據,為喚醒橋梁道床“活力”提供支撐。

  8時整,施工命令下達。一時之間,軌道車、搗固車、平板車、清篩機在內的9輛橋篩車組從丹洲營車站魚貫而出,在區間內有序開展作業。

  “清篩機通過高頻震動,使污土分離,徹底達到破底清篩的效果,隨後配合搗固車清潔道砟,平穩回填線路,清篩過後的橋梁道床石砟潔凈度及排水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為雨季到來做好充分準備,”曹永文向記者介紹。“集中修期間,我們共完成6座橋梁清篩,有效改善鐵路橋梁線路穩定性,達到‘清淤通絡’的功效。”

  此外,新朔鐵路首次在管內全面推廣機械化換枕作業模式,採用多組換枕機配人工的模式,形成撤除舊枕、更換新枕、大機搗固、道床整形全程機械化。集中修期間,共計投入45&多功能換枕機分3個作業面同步進行作業,最高峰換枕2791根/日,實現集中修換枕33227根,並配合完成16.6公里鋼軌和4組道岔更換施工。換枕新裝備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粗放的“人海戰術”,有效提升作業效率、提高安全系數、改善作業環境、降低作業強度,保證施工質量。

  新技術 為施工安全賦能

  集中修期間,新朔鐵路大準線鐵路現場作業防護預警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作為輔助技術裝備,為鐵路現場作業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該系統採用BDS高精度定位及列車動態追蹤技術,為上線作業人員構建作業人員自防自控、現場防護員主防主控、駐站防護員集中防控、管理人員遠程監控四道人身安全防線,形成視聽結合、四級聯控的現場作業安全防控體系,保障人身及行車安全。”新朔鐵路大準公司工程部趙旭告訴記者。

  大型養路機械是工務線路大修施工的主力軍,具有效率高、質量優、全天候等特點。

圖為對點岱溝站內道岔進行大型機械搗固。

  針對大型機械作業,公司抽調技術人員成立5個專業測量組,採用慣導、RTK、水準儀、全站儀等測量手段,多措並舉的測量方式,提前組織對作業地段進行線路優化設計,並現場實時指導大型機械作業,及時修正偏差,確保作業質量按照原設計標準進行,數字化養路模式全面落地。這一模式不僅大大減輕了線路工勞動強度,更顯著提升作業的精準度,提升線路設備的質量的同時,鍛煉了技術人員業務素質,為後續全面落實數字化養路模式儲備技術力量。

  在機械化、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集中修的施工效率、施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確保集中修的安全有序推進,是該公司始終努力的方向。

  告別春的萌動,迎來夏的生長。一處處集中修施工點如同星星之火點綴其間,萬里鐵道線煥發出蓬勃生機與活力,新朔鐵路的職工們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奔赴更高的目標。(王泓清 李夢嬌 何軍 郝學進)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