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畫、如夢、如置身童話世界
是風、是景、是心嚮往的遠方

這裡就是位於北緯47°05′~53°20′的呼倫貝爾。呼倫貝爾冬季寒冷而漫長,長達7個月的年降雪期、平均厚度在30厘米以上的積雪,使這裡蘊藏着中國最為豐富的冰雪資源。
這裡有遼闊壯美的大雪原,這裡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中國最美草原,“高嶺蒼茫低嶺翠”的大興安嶺林海,有天下第一曲水,亞洲第一濕地,北方最大湖泊……基於這樣的優勢條件,呼倫貝爾市在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同時,統籌冰雪産業發展布局,堅持把文化旅游産業發展作為呼倫貝爾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圍繞實現文旅經濟持續增長、文旅項目規模集聚、業態不斷推陳出新、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品牌形象日益彰顯的總體目標,加大各項重點任務推進力度,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
“冰城”變“暖城”,呼倫貝爾的這個冬天不太冷。
從陳巴爾虎旗的那達慕狂歡,到滿洲裏的國際冰雪節,再到根河的冷極馬拉松、扎蘭屯的滑雪旅游度假地……這個冬天,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冰雪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體驗呼倫貝爾的冬。
“哇!哇!你看,外面全是雪!”飛機盤旋在海拉爾東山機場上空的一瞬間,機艙內“哇”聲一片。廣州游客趙哲已經做足了攻略——看冰雕、滑雪、吃鐵鍋燉、“洗大澡”……
在距牙克石鳳凰山滑雪場16公里外的市區東南區域,近年來陸續開了10余家餐館,主打鐵鍋燉、粘豆包、鍋包肉等原汁原味的東北特色菜,滑雪後前來就餐的游客絡繹不絕。當地一家鐵鍋燉餐館老闆説:“營業額比去年漲了40%,一天能賣出將近40鍋。”
據統計,今年元旦假期呼倫貝爾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較2023年同比增長163.62%,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20.51%。春節假期和“十四冬”召開期間,接待國內游客較2023年同比增長808.05%,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997.51%。
目前,呼倫貝爾市建有冰雪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9個,高水平冰上運動訓練中心1個、滑雪場3個,每年澆築室外冰場、雪場60余塊,每年舉辦冰雪賽事活動60余項。如今,在呼倫貝爾大地上,人們不畏嚴寒、在冰天雪地裏熱火朝天參與冰雪運動的場景屢見不鮮。
一座城市的煙火氣,也蘊藏着一座城市的無限生機。
當夜幕降臨,一座佔地面積18.3萬平方米的冰雪“城堡”——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仿佛被施予魔法,以“卷雲”和“哈達”為外形的場館瞬間五光十色。在“十四冬”火炬塔前,一眾游客拍照留念,一聲聲嬉笑劃破寒冷的夜空,一張張笑臉被映襯得愈發多彩……夜,這就熱鬧了起來。
位於呼倫貝爾古城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內的“網紅打卡墻”霓虹閃爍,嚴寒難抵熱情。手持印有“呼倫貝爾”LOGO的咖啡杯,以燈光墻為背景拍照分享,已成為人們來此打卡的“標配”。“印有LOGO的咖啡杯的出圈提升了店裏人氣,我們為此延長了夜晚營業時間。”附近一家咖啡店的店主王經理説,“十四冬”賽事期間是今年冬季旅游高峰期,店舖單日最多能賣500余杯。
近年來,為實現擴內需穩增長戰略目標,呼倫貝爾積極鼓勵各地培育新型消費、繁榮城市夜經濟。今年,呼倫貝爾市將不斷打造新場景、新“夜”態,聚焦“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全面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杜鵑花是每一個呼倫貝爾人春日的期待,一般在4月20日到5月初達到頂峰,爛漫肆意盛開的杜鵑花,組成一片華麗的花海。屆時,呼倫貝爾市將着力打造嶺東地區文旅産業新的增長點,聚焦春季旅游特色和游客休閒度假需求,精心打造2024呼倫貝爾杜鵑賞花季,推出賞花游精品線路和非遺、文博萌寵療愈親子游等多條文旅融合線路和文旅活動。
呼倫貝爾導游逄麗娟説,今年夏天她所在的旅行社將持續打造精品旅游路線,從海拉爾出發前往呼倫貝爾草原上的標誌性景點莫爾格勒河景區,那裏有彎曲的河流、碧綠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以及成片的蒙古包,是看草原的最佳地點。“我期待呼倫貝爾的每一個季節,我陸續選購了防曬霜、翻譯錄音筆等工作用具,為旅游旺季做好服務準備。”
春季生機盎然、夏季水草豐茂、秋季色彩斑斕,冬季白雪皚皚。“春夏秋冬”皆勝景的呼倫貝爾四季皆可游,大草原、大濕地、大森林、大湖泊、大雪原,共同構成了呼倫貝爾良好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也賦予了呼倫貝爾實現全域全季全業發展的文旅資源優勢。
呼倫貝爾文旅産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委、市政府聚焦國家和自治區對呼倫貝爾的總體定位,更離不開全市人民的溫暖與真心。正因為有上下一心的團結協作,呼倫貝爾才能以獨特的冰雪魅力、人們的熱情好客、服務的真誠細緻,展現着一個城市的人情味與煙火氣,也收穫着經濟的繁榮。
“到呼倫貝爾去”
讓我們相約在呼倫貝爾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