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海勃灣區持續優化産業結構,以新型工業化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激活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實力助推海勃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技術創新驅動激活傳統企業發展活力
在現代化工業企業聚集的海勃灣區工業園內,千里山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利用集團現有的焦化産業發展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開創了國內首例技改5.5米碳化室搗固焦爐,並將碳化室寬度技改為600mm,極大地加快了搗固焦生産速度。同時,引用幹熄焦工程,與之前使用的濕法熄焦相比,幹熄焦後的焦炭機械強度、耐磨性、篩分組成、反應性等方面均有明顯提高,用於焦爐可降低高爐焦比2.5%,同時提高高爐生産能力1%。幹法熄焦既解決了濕焦對環境的污染,減少煉鐵耗焦量,又回收了大量熱能,改善了廠區空氣質量,從而達到了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黃河工貿集團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為了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推動煤焦産業鏈延伸和促進煤焦産業向終端産品生産轉型,集團分別與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設 60 萬噸/年煤焦油深加工項目;與上海億騰集團合作建設 5000 噸/年色素炭黑項目、與天津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10000噸/年中間相碳微球項目。經過近40年的艱苦奮鬥,現已擁有煤炭採選、煤焦化工、發電、建材、冶金、機械加工、礦業、物流、金融、綠色農業、旅游等多種産業格局,形成具有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循環經濟産業模式,公司現已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工業循環經濟示範企業。”千里山煤焦化副總經理丁建剛説。
通過技術改進升級,企業産值更上一層樓,年産全焦240萬噸,年創産值近50億元,實現利稅4.73億元,解決761人就業,牢牢把握住了煤焦化産業在煤焦鋼産業鏈重要的上游位置,讓傳統工業企業重新煥發新活力,有力推動了海勃灣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推動綠色轉型實現工業節能降碳
煤炭洗選行業作為海勃灣區重要的工業支柱,推動傳統煤炭洗選行業向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內蒙古金嶸百川煤炭有限公司通過對項目整體供給系統的再次整合,對符合條件的煤礦,可直接由貫穿銜接全廠區的多條輸送皮帶完成運輸,做到“洗煤不見煤”,實現綠色低碳運輸。同時項目配套火車快速裝卸車系統,滿足外來精煤的接收與産品發運需求。
金嶸百川煤炭有限公司總經理顏廷智:“為積極響應烏海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推進煤炭洗選加工行業垂直一體化整合,推動煤炭洗選行業高質量發展,真正做到“洗煤不見煤”,實現全過程清潔運輸、綠色洗選。”
為實現穩定開採,進而解決生態污染和安全生産問題,海勃灣區加快煤炭洗選加工行業整合,淘汰現有6000萬噸産能、新建3個1000萬噸煤炭綠色低碳加工貿易産業園,項目建成後,將全面實現“園區外無洗選”,為煤焦鋼産業鏈發展打好打牢中間環節,為海勃灣區環保工作做出巨大貢獻。
新能源賦能提升傳統工業水平
太陽能作為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充分利用好太陽能,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有力舉措。烏海包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光伏電站恰恰是能夠利用太陽能的建設的工業項目。“項目內容是在地面佈置光伏板,建設電路,項目擬建區域太陽能資源豐富,該項目裝機容量約為5MWp,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約700萬千瓦時,實現綠電的大幅度應用,每年節能量大約860噸標煤,每年降低排放約6300噸。”烏海包鋼礦業公司區域技術主管鄭文君介紹道。
光伏電站作為光伏全産業鏈的最後一站,實現了光能的轉化利用。與其它傳統發電方式相比,利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每年可減少大量的灰渣及煙塵排放,節約用水,並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節能減排效益顯著,作為綠色電能,也有利於緩解海勃灣區電力工業的環境保護壓力,促進海勃灣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經濟強。新發展格局要以現代化産業體系為基礎,而以新型工業化為重點構建現代化工業産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促進高科技與工業體系深度融合,發展綠色産業,向服務綠色轉型,海勃灣區逐步形成六大産業鏈,即光伏全産業鏈、鋰電池産業鏈、BDO産業鏈、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煤焦鋼産業鏈、物流進出口貿易産業鏈,逐步構建起具有海勃灣區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時宇豪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