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名單公布,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成為內蒙古唯一入選區域-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3 12/29 20:33:51
來源:新城區文旅局

國家級名單公布,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成為內蒙古唯一入選區域

字體:

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聯合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通知,公布了50個國家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單位。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上榜的區域!

為什麼新城區能成為這個“唯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敕勒川草原圖片

遼闊的草原,肥美的牛羊是大多數人對內蒙古的印象。但是新城區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此。

大青山步道/周傑倫演唱會

雅瑪圖森林公園、黃花窩鋪高山草原、聖水梁和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4大自然風景區;從紅山口到面鋪窯形成了天然的6條溝域,24個各具特色的行政村星羅棋佈。新城區有68處不可移動文物、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縣級重點保護單位。有非物質文化遺産40項,其中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9項,列入呼和浩特市級保護名錄21項,項目內容涵蓋了民間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手工技藝、民俗、醫藥等各個方面,編撰出版了《新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集萃》。更有國足北方訓練基地、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心、敕勒川草原蒙古包群等標誌性建築。

森林公園、蒙古包千人會議中心

依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區域特色為抓手,新城區文旅品牌打造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以內蒙古博物院、將軍衙署、公主府等景區為核心的城區歷史文化片區和以敕勒川草原為中心的自然觀光休閒片區兩大旅游區域。

內蒙古博物院等景點

“一核一帶,三區多線”

新城區重點打造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核心區。核心區將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多線”的休閒文旅空間格局。

“一核”,立足敕勒川草原核心區,打造屬於新城區獨有的“敕勒川IP”。打造“文旅驛站”全面展示新城區文化旅游和各項事業發展成果。推動敕勒川草原核心區品質提升。配合推動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運營管理權順利移交,目前該場館改造工程已經開始。

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心

“一帶”,建設北部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帶。合理布局了敕勒川草原蒙古包群、北方國足基地等大型場館。培養李佔窯民宿、大地鄉野生蓋營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同時新城區還建設了甲蘭板馬頭琴音樂小鎮、大地鄉野生蓋營等一批“敕勒川小鎮”和數量可觀的休閒露營地。

營地、小鎮等

為了布局文、農、體、旅全面融合發展,新城區大力推進一大批重點文旅項目,聖水梁九龍灣一體化、呼和浩特長城博物館、陶瓷博物館等。為了豐富游客體驗,農旅融合採摘園(野馬圖、塔利、保合少)以及《千古馬頌》《重逢草原》兩場精品旅游演藝也成為新城區的重點建設項目。馬頭琴草原文化産業園項目榮獲“2021年度中國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發展案例”,敕勒川草原榮獲“2021年度中國綠色旅游創新發展目的地案例(入圍)”。

聖水梁自然公園

“三區”,創建國家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敕勒川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惱包村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惱包村自2021年以來持續開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建工作,2022年11月已入選國家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重點輔導培育名單,2023年12月22日,入選第三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

惱包村

“多線”,形成多條精品旅游路線。新城區推出歷史文化游、都市精品游、尋青覓草游、鄉村休閒游、紅色主題游、綠色生態游、戶外休閒游和冬季冰雪游8條精品路線。其中,尋青覓草游已被文旅部徵集並全網發布。此外還推出了“一日游”“二日游”路線等。

下一步,新城區還將依託深厚的文旅資源稟賦,大力開展項目推進、品牌創建、市場拓展、質量提升和機制創新;推動敕勒川文化等特色品質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文化旅游等“旅游+”和“+旅游”互聯互通;提升敕勒川文化旅游産品知名度,形成特色化、品牌化的産品體系;進一步提振文旅消費,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陳彥明)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