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通到家,再也不用到十幾公里外挑水吃了。”初冬的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鎮楚魯拜嘎查天空湛藍,牧民都布興打開水龍頭,接水飲羊。室內,灶&上的鍋水霧蒸騰,妻子燒水切菜,準備一家人的午餐。
看著水缸裏清澈的自來水,都布興的思緒飄回一年前。那時,村裏不時看到三三兩兩的村民開着水罐車去拉水,都布興説,吃水要到十幾公里外的地方拉,來回一趟需要兩三個小時,他家已經拉了30多年的水。
鄂托克旗棋盤井鎮楚魯拜嘎查牧民都布興家新接通的自來水。(張迎春 攝)
農村牧區飲水安全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要的基礎支撐,擔負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要求,也承載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民生期待。
近年來,鄂爾多斯水利局認真落實“水惠民生”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牧區供水保障體系建設,實施了一大批農村牧區飲水安全保障工程,讓全市數十萬農牧民吃上了“幸福水、優質水、放心水”。
着力破除牧區“遠距離”拉水困境
鄂爾多斯市西部梁峁部分地區存在牧民長期遠距離拉水問題,最遠拉水距離約40公里,取水水源多為大口井、季節性缺水嚴重。
為了徹底解決農牧民遠距離拉水問題,鄂爾多斯市水利局本着“建一處、成一處”的工作思路,2023年實施了鄂托克旗牧區供水保障工程,共新建機電井34眼、水窖80座,在淺層地下水較好的地方佈置了2處截伏流、7處管道延伸工程。
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徹底解決了265戶885人牧區遠距離拉水問題。
“以大並小、能聯盡聯”實現鎮域水網聯通
“我們這裡過去每年到了夏季就吃水困難,有時吃不上還要到周邊村子拉水,舊管網改造後,吃水不再難了。”達拉特旗王愛召鎮楊家營子村村民郭水清説。
王愛召鎮供水保障工程施工現場負責人安朋介紹,舊的供水管網已經運行20多年,老化和損壞較為嚴重,原有的水源井也存在水質隱患。為保障當地群眾用水安全,徹底解決部分村社未接通自來水問題,鄂爾多斯市2023年實施了王愛召鎮供水保障工程,配套建設井房3座,新建自控系統供水水廠1座,信息化&&1處,鋪設輸配水管網149公里及附屬設施,全鎮實現了鎮村水網互連互通,保障了3240戶、9750人的飲水安全。
智慧水務建設是王愛召鎮供水保障工程的一大亮點,王愛召鎮自來水廠通過升級改造,新建了智慧水務信息化&&,不僅能查看水質、水量、供水範圍等基本情況,還能實時監測、遠程控制供水設備的運行情況,設備故障、管道破損等問題也能及時處理。
達拉特旗王愛召鎮智慧水務&&。(袁嬌攝 攝)
“從水源井、加壓泵房到入村入戶的管道,都是通過智能化水錶進行管理,以前每個村社都配備有管水員,&&建成後只需要1—2個人就能實時監測,隨時管理,極大地節約了成本。”王愛召鎮自來水廠負責人高剛介紹。
王愛召鎮供水保障工程是鄂爾多斯市全面提升農村牧區供水保障水平的一個縮影。2023年,鄂爾多斯市新建水廠3座,配套自動化系統3套,新建水源井61眼、管理房10座、水塔水窖164座、消毒設備9套、鋪設管道440公里,整合農村牧區供水保障工程12處,惠及農牧民8.9萬人。
統一高標準實施農村牧區供水保障工程
為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村牧區供水工程規範化管理水平,完善農村牧區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體系,保障工程安全、穩定、長效運行,鄂爾多斯市水利局印發了《全市農村牧區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對農村牧區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標識標牌、水源井及蓄水池保護等方面提出規範要求。
2023年,鄂爾多斯市水利局按照“設施良好、管理規範、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的標準,共實施農村牧區供水保障標準化精品工程12處,在標準化精品工程的引領下,全市農村牧區飲水安全保障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農村牧區供水標準化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市農村牧區飲水安全保障工程實現安全、穩定、長效運行。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累計建成農村牧區供水工程2338處,供水人口76.5萬人。 (倪政、耿威、張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