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深耕“生態警務” 守住青山綠水-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21 15:17:18
來源:新華網

呼倫貝爾:深耕“生態警務” 守住青山綠水

字體: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着勇敢的鄂倫春……”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公安局甘河鎮派出所民警朝魯門和同事們穿梭在大興安嶺林海中,邊走邊哼唱着家鄉的歌曲。

  “我們不僅要保護轄區群眾,還要護好這裡的一草一木……”在八岱山,朝魯門説,鄂倫春自治旗公安局積極探索“林區警長制”,將每片森林的保護責任落實到人,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護、案有人查、責有人擔”的生態資源保護工作新格局。

  8萬平方公里草原、13萬平方公里森林、3萬平方公里濕地、3000多條河流和500多個湖泊…… 豐厚的生態資源,需要最好的呵護。呼倫貝爾市公安局以公安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森林公安和食藥環偵警種改革和職責融合,組建了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推動各旗市公安全部成立環食藥偵大隊,構建成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符合新時代要求的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警務機制和勤務模式。

  “在河道中非法採砂就是變相從兩岸土地資源中掠奪沙土,會嚴重損壞兩岸植被,後續也會産生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11月7日,扎蘭屯市公安局環食藥偵大隊在成吉思汗鎮某村組河道旁將正在盜採砂石的曹某某抓獲。

  辦案民警周宏剛介紹説“成功偵辦此案就離不開扎蘭義警隊供的線索。”扎蘭屯市公安局探索創立了“民警+輔警+義警+網格員”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激活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把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延伸到了生態保護領域。

  5公里耐力跑、警體拳對抗、馬上技巧比武……一招一式一絲不茍,一拳一掌虎虎生風。這是陳巴爾虎旗公安局海東青騎警隊開展冬季馬背戰術科目訓練的場景。

  莫爾格勒河被譽為“天下第一曲水”,宛若一條被勁風舞動着的藍色哈達,悠然飄落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每到旅游旺季這裡都吸引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海東青騎警隊每天在草原上進行治安巡邏、維持秩序、處置險情、調解糾紛。隊員身着制服,戴着印有海東青圖案的面罩,騎着高頭大馬,成為游客們追逐的對象,“太帥了!這是真正的騎士風範!”

  騎警隊隊員們執行任務時習慣帶上一個背包,專門用來收集丟在草原上垃圾。“草原上土層很薄,經過車子碾壓後的草地很難再恢復生機。”騎警隊隊長石永志介紹,海東青騎警隊成立以來,邊境巡防里程超7萬公里,圓滿完成各類活動安保506次,救助群眾406人,化解草牧場糾紛98起,偵辦盜挖野生草藥案件29起。

  為切實保護好森林草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化和生態平衡。呼倫貝爾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打擊盜挖野生藥材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採挖、收購、運輸野生藥用植物、破壞草原生態環境等違法行為。在額爾古納市,這裡草原上生長着700余種野生植物,其中包含芍藥、防風、柴胡野生藥用植物300余種。近年來,額爾古納市公安局聯合消防、林草等相關部門加強聯防聯控,對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開展巡查巡護和定點蹲守。

  額爾古納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陳大鵬&&,公安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工作思路,全環節、全鏈條打擊盜挖、收購運輸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違法行為。近三年來,額爾古納市公安局破獲非法採挖收購運輸野生藥材類案件76起,行政處罰191人。

  呼倫湖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腎”之稱,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特殊地位,對維護草原生物多樣性和豐富動植物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5月底,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偵破了一起由自治區公安廳督辦的危害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將案件中查獲的幼鳥和鳥卵移交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救護。

  經過近四個月精心照顧,4隻丹頂鶴、1隻白枕鶴、13隻灰鶴和21隻蓑羽鶴等39隻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在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蘭諾爾核心區放歸自然。

  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為有效打擊各類破壞生態安全違法犯罪活動推出水警移動警務機制,每年堅持將90%以上警力投入生態執法一線,向呼倫湖保護區生態違法多發重點區域、水域派駐警務工作站,對重點地域、水域進行24小時駐巡守護。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更加美麗富饒和諧安寧呼倫貝爾。”呼倫貝爾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辛曙光&&,下一步,全市公安機關將堅持依法嚴打方針不動搖,持續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亮劍”,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守護好祖國綠水青山。(李枝遠)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