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母親河沉緩地流淌在大漠綠洲間;近處,生機勃勃的萬畝葡萄種植基地點綴其中,與頗具美學建築風格的酒莊共同構成金色沙海裏的“綠色寶藏”……
這是位於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生態沙産業示範區內的一處生態美景。地處北緯39度,日照強、積溫高、熱量豐富,以及獨特的沙質土壤和氣候特點,使這裡便於葡萄的糖分積累,能夠培育出高品質優質釀酒葡萄。
生機勃勃的葡萄種植基地點綴在大漠間。
葡萄酒的品質三分看工藝,七分看原料。內蒙古金沙苑生態集團有限公司萬畝葡萄種植基地就位於此。作為農牧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將沙漠生態治理和沙産業相結合,目前已經平整8萬多畝沙漠,種植1萬多畝優質釀酒葡萄。
將發酵好的葡萄汁進行分離。
工人在葡萄酒灌裝包裝生産流水線上緊張忙碌。
“赤霞珠、蛇龍珠、霞多麗、馬瑟蘭……品種優良的葡萄經過篩選、去梗、破碎、發酵、熟化等一系列過程,在傳統釀造工藝與現代工藝的打磨微雕下,變成果香馥鬱的葡萄酒。”公司副總經理張清海介紹,2022年該公司累計加工葡萄2000噸,營業收入達到1524.44萬元。
網絡主播在葡萄種植基地直播帶貨。
眼下正值豐收季節。仲秋午後的陽光灑落萬畝葡萄種植基地,片片枝葉間,串串色澤鮮亮、成熟飽滿的釀酒葡萄挂滿枝頭。採摘工人們俯下身來,將優選的葡萄用剪刀細緻地剪下來,輕輕放入筐中。
“曾經這裡是一片荒灘子,氣候惡劣,風沙特別大。如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也給我們老百姓帶來賺錢的機會。”採摘工人謝明富對記者説。
豐收的喜悅。
沙漠增綠、産業增值、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依託獨有的區位優勢和氣候特點,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生態沙産業示範區不斷探尋綠色循環發展新模式,大力扶持沙地葡萄産業,加快推進內蒙古金沙苑生態集團有限公司3萬畝葡萄種植基地、3萬噸葡萄酒加工基地、畜牧業現代化舍飼養殖基地、3萬畝梭梭林嫁接蓯蓉基地、4萬畝防風固沙生態林基地、3萬畝優良牧草高效農業種植基地及休閒度假生態旅游基地。項目建成後,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品嘗紅酒。
沙變綠,綠生金,賺足沙漠金。如今,積蓄已久的“綠色勢能”正在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生態沙産業示範區噴薄而出,繪就一幅高質量發展的“綠景圖”。
金色沙海裏的“綠色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