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法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近年來,法庭立足轄區融合旅游、農業、工業的特點,通過搭建涉旅游經濟個性化司法服務&&、執行合同一件事改革、共建多元調解大格局等方式,主動將法庭工作融入社會治理中,打造司法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新模板。
創新舉 旅游巡迴拓服務
美岱召法庭轄區內自然風光絢爛,革命歷史輝煌,人文景觀優越,有眾多歷史文化和紅色旅游資源,每年游客不斷,因此也導致旅游糾紛較多。
2023年6月28日,美岱召旅游巡迴法庭揭牌成立。巡迴法庭隸屬於美岱召法庭,以服務旅游經濟為抓手,通過搭建涉旅游經濟個性化司法服務,切實維護旅游經營者及游客的合法權益。
五一小長假,正值旅游高峰期,一游客進入景區後發現隨身攜帶的藥忘在車裏了,於是折回取藥,再進景區因票已驗與工作人員發生糾紛,雙方各執己見,導致矛盾升級。
一邊是景區的管理規定:當天門票只能進入一次,否則形成循環票。一邊是游客的緊急情況,天氣炎熱不回去取藥可能會隨時病犯。這樣的矛盾該如何破解?
“游客當時情緒特別激動,吵着非要打官司解決,也就一張門票的事,打官司其實是一個雙輸的局面,游客是外地人,周期漫長耗不起,景區又會因官司纏身對外形象受損。”
於是,法庭庭長郝鵬先通過“背對背”調解的方式平復了雙方當事人情緒。接下來又把雙方叫到一起“面對面”溝通,在查明事情原委的同時進行釋法析理,最後當事人心平氣和地處理了糾紛,游客不再堅持己見,景區也答應讓游客免費好好體驗一回景區。
“我在乎的是態度,這種服務態度讓人感覺我是為了逃那一張票。你好好跟我説我肯定也理解,畢竟景區也有景區的規定嘛!”事後游客説道。
“像這樣的糾紛在旅游旺季我們一天要處理好多起,不管是景區還是法庭,處理涉旅糾紛,單靠制度和法條是不行的,還要突出個性化理念,不能一個制度切到底,很多時候心順了矛盾自然就化解了。”郝鵬説。
為更加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美岱召法庭針對涉旅游糾紛突發性、時效性、流動性大的特點,在景區設置“解紛碼”,矛盾雙方當事人掃碼即可提交申請,駐景區法官第一時間參與化解糾紛,實現就地調解、就地立案、就地審理。與此同時,與轄區旅游業從業人員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將各項司法服務舉措延伸至旅游糾紛訴源地,將糾紛解決在萌芽,化解在景區。
每到旅游旺季,旅游巡迴法庭全天候到轄區美岱召景區、王老太太故居、烏蘭夫抗日活動紀念館等游客較多的景區進行巡迴調解、審判、宣講,通過沉浸式普法,提升游客法律意識,提高景區負責人的法治思維,讓“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延伸至轄區內各個旅游景區。
為游客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環境,為經營者提供公平、有序、誠信的經營環境,美岱召旅游巡迴法庭正着力打造涉旅游司法服務新名片,助力轄區旅游經濟的發展和紅色精神的傳承。
溯源頭 訴源治理助解紛
5月的敕勒川,正是農忙時節,一大片綠油油的農田急需灌溉。此時的農人們正在排隊等水澆地。
張大與王二兩家此時卻因供水渠無法使用吵個不休。三年了,這個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每到灌溉時節,張大就得費老大勁從別處引水。
張大與王二之前在承包地地界有共有水渠可便於澆水和排水使用,在劃分土地界限時劃到張大處,張大多次將該水渠剷平耕種,導致王二澆地排水困難,雙方因此發生糾紛。
美岱召法庭法官在詳細了解案件經過後,&&了村委會、司法所等部門共同參與調解,一方面對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引導雙方不要用“互相致損”的方式維護個人權益;另一方面從農村慣例、鄰里和諧的角度出發,進行疏導協調,最終促成調解,保留了水渠的正常功能。
近年來,法庭主動將調解工作融入黨委政府治理格局中,與轄區鄉鎮政府、社區、村和企業等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與美岱召鎮派出所、信訪部門、司法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同組建美岱召鎮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常態化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基本上實現“小事不訴訟、矛盾不上交”。
延觸角 執行合同一件事
土右旗南臨黃河,北靠陰山,地處呼和浩特市、包頭和鄂爾多斯“金三角”腹地,京包鐵路、110國道東西橫穿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因此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土右旗新型工業園區正位於美岱召境內。
“執行合同”一件事改革就是讓涉企案件可以全流程辦理體驗“一站式”司法服務,在“立、審、執”各階段均可享受“綠色通道”,助力企業紓難解困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為更好服務涉企案件,美岱召法庭通過“專業團隊+專業法庭”集中管轄買賣合同案件,通過整合涉企服務機構資源,讓專業力量、行業力量化解涉企糾紛;通過多元解紛創新性採取專案法官訴前介入、與旗政協調解員合作方式,有效提高了涉企案件的調解率;審執聯動,創新性採取執行法官提前介入方式,有效縮短了審執銜接時間,降低了涉企案件進入執行程序的比率。
在轄區一起涉企買賣合同糾紛中,美岱召法庭嚴格遵照“執行合同”一件事新舉措,從立案到完成保全裁定再到&&雙方解決糾紛,最終促成原告撤訴後解封,審理用時共計15天。審理過程中,法官提前介入與被告企業溝通,在被告自認確實欠付原告企業200萬煤款時,向被告釋明開庭判決及執行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介於不利法律後果,被告三日內給付了原告企業相應款項,解決了原告資金周轉困難的處境。
在法院的協調下,原告企業在收款後第一時間向法院提交解封申請,使得被告賬戶在最短時間解凍,被告恢復正常的生産經營和資金往來,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人民法庭處於推進社會治理、服務鄉村振興的最前沿,美岱召法庭正在以務實的行動發揮矛盾化解職能、構建多元解紛格局、暢通便民利民的渠道,不斷為服務鄉村産業振興、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進鄉村文明進步、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供更優的司法助力。(文/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