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鎮賽罕嘎查境內的罕山,護林員王艷龍和隊友們工作、生活的望火樓就在山頂。32平方米的望火樓建在山尖40度岩石上。一鋪炕,幾根蠟燭,幾件簡單的生活用品,一張舊辦公桌,一台信號不穩的電視機,一個望遠鏡,一個記錄本,是王艷龍從父親手上接的家當。
王艷龍的父親曾守護林場29年。童年,他並不理解工作在外、久不回家的父親。如今,他早已明白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崇高使命感。護林員工作並不容易。山路難行,毒蛇野獸出沒。吃水是個問題,夏季,從山腳背泉水上山。冬天,取雪化水。“巡山”並非隨便走走,要加強對林區火源的管理,及時報告火情,注意盜竊、亂砍濫伐的不法分子,以及林區可能出現的病蟲災害。王艷龍所轄山林多少座山,多少條路,涉及多少鄉鎮村屯,他瞭如指掌。
望火樓所在的科右前旗德伯斯鎮興隆林場,如今已成為集生態公益林建設、商品林經營和多种經營於一體的人工林林場,林地面積15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42.6%以上。成果喜人,離不開王艷龍等護林員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奉獻。
王艷龍説,老一代護林員告訴我,千萬不能漏報、謊報,一定要準確。一旦發現火情,報錯一個溝岔,山下的人就跑錯幾道梁,那差的就是十里八里,損失可就大了。我們在山上要會分清哪是煙,哪是霧,煙是青的,霧是白的。絕對不可以在山裏吸煙。進山不允許帶明火和火種。
科右前旗林草局副局長盧曉剛説,護林員最具挑戰性的是在遠離人煙的望火樓工作,一天兩天很新鮮,長時間堅守很難。每年王艷龍在望火樓上超過七個月。
王艷龍説,以林場為家,今後我也會一直守在這裡。(時秀霞)
【糾錯】 【責任編輯:郝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