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資源

    錫林郭勒盟是一個能源礦産富集的寶地,現代經濟社會的源泉——能源礦産根植於錫林郭勒盟的沃土。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預測儲量可達11億噸,天然氣總儲量達402億立方米。石油資源集中在二連盆地油田,現已控制儲量2.7億噸。目前內蒙古最大的油田——二連油田就坐落在這裡。
    二連油田的開發是從1985年開始的,從1988年的石油大會戰到1990年形成100萬噸的原油生産規模,二連油田幹部職工不僅走過了艱苦創業的歷史,而且結束了內蒙古沒有石油的歷史。目前二連油田已形成集採油、輸油、小規模加工為一體的石油集約化生産體系,開發了以阿拉善油田為骨幹,包括二連浩特額仁淖爾油田、錫林浩特洪爾舒特油田在內的9個油田,12個油藏,共有各類油水井1000多口,步入國家年産100萬噸原油的大型石油企業的行列。
    二連油田自1991年躋身全國百萬噸大油田行列以來,産量和效益穩步增長,1995年産原油125萬噸,1996年達123萬噸。幾年來累積生産原油740萬噸,上繳稅金4.5億元。他們力爭在“九五”末産原油150萬噸。橫亙北部三旗一市的阿爾善油田——賽漢塔拉361公里輸油管道,源源不斷地把原油輸往屹立在大青山腳下的呼和浩特煉油廠,成為支撐內蒙古石油工業的大動脈。
    二連油田是我國石油家族中的一顆新星。在開發建設中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加強草原環境保護。生産現場已實現自動化,取得200多項科技成果,配套建設了污水處理站。在阿爾善礦區還出現了一個草原上的新景觀——佔地50多公頃的人工湖,被稱為“草原上的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