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狀況
     目前,全盟城市發展到兩個,旗縣城鎮9個,建制鎮16個。城市第一輪總體規劃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部完成,第二輪規劃從1990年着手進行,有5個旗縣市完成。這一時期,完成鄉域總體規劃6個,集鎮規劃285個,村鎮規劃12個,有兩個鄉撤鄉建鎮。從1990年之後,全盟投入市政建設資金1億多元,建成了一批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其中集寧市完成了一期排水工程和第二水源地建設,改變了3個市區道路出口質量。全盟村鎮建設的重點放在了沿邊,沿國道、沿鐵路線的集鎮,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繁榮。現在烏蘭察布盟境內有京包、集二、集通、豐準四條鐵路貫穿全盟10個旗縣市。其中,集二線在二連浩特東站與蒙古等國鐵路相連,為中國通往歐洲的重要通道;京包線東在大同與同蒲線、大秦線相接,西在包頭與包蘭線相接,溝通&&沿海及西北地區;集通線貫穿全境,連接自治區14個旗縣市,東在通遼市與東北地區鐵路接軌;豐準鐵路可抵中國最大的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集寧南站是京包、集二鐵路的交匯點,具有日經貨車35對,客車及對的運營能力,屬二等區段站;集寧(北)站是中國北部重要的鐵路貨運樞紐站之一。日&&車可達4500輛,成為中國北部大陸橋最大貨運編組站之一。鐵路的運營,運輸能力大大提高。
    在公路方面,一個以110國道和208國道為主骨架,以集寧為中心的輻射全盟各旗縣市和農村牧區的公路網絡已初規模。全盟所有旗縣市都開通了油路。全盟現有公路總里程4398公里,除國道外有省道10條1060公里,旗縣公路25條1301公里,鄉鎮公路63條1337公里。專用公路4條25公里,邊防公路5條371公里。全盟90%的鄉鎮蘇木政府所在地通了等級公路,80%以上的村嘎查通了汽車。1998年全年公路客運周轉量達到4.35億人次,貨運周轉量達到6.62億噸公里。
    在通訊事業方面,1992年全盟市話交換實現了自動化;1994年全盟長途交換實現了自動化,完成了由人工網向自動網的過渡;1995年全盟實現了市話交換程控化和長途傳輸數字化,完成了模擬通信向數字通信的轉變。1996年7月全盟實現本地網,電話號碼全部升為七位使用統一區號,實現了電話網結構由多級向少級化的轉變。1998年,全盟電信部門局用交換機總容量達12.57萬門。目前,全盟郵電局所達到200多處。不少鄉鎮蘇木也開通自動電話,並進入全國自動網,行政村嘎查的通郵率和鄉鎮蘇木的通話率均達到100%。1998年,全盟電信業務總量達到9235萬元,郵政業務總量達到2312萬元。另外,其它各類電信、郵政業務如無線尋呼、移動電話、國際互聯網、傳真、特快專遞、郵政儲蓄等日益繁榮。
    在電力生産方面、全盟因具有燃料充足、水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的優勢,已形成發、輸、變、配設施齊全的電網系統。110千伏、220千伏的輸電線路橫貫東西,500千伏的輸電線路正在建設中,實現與華北聯網。現有110千伏變電站9座,220千伏變電站兩座,35千伏變電站分佈城鄉,輸電線中達1072公里,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的豐鎮電廠將強大電流輸送到京、津、唐地區。近幾年獨具魅力的風力發電在烏蘭察布盟也有較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