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奇觀
在遼闊的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西部沙海裏,有一條長達24公里的沙漠大溝。溝上溝下樹木蔥鬱,鮮花盛開;溝底處千萬條淙淙泉水匯成一條長長的溪流,清澈透明。溝的兩岸樹草叢生,常綠樹與落葉樹共存,喬木與灌木摻雜,綠色中鮮花與綠草相間,溪流與明沙相依。這就是被稱之為科爾沁沙地綠色明珠的大漠奇觀——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距科爾沁左翼後旗所在地甘旗卡鎮25公里。
對這條神奇的大溝形成,眾説紛紜,有的説是50萬年前,由於地殼變遷,出現的斷裂帶,形成了此溝;有的説這裡是古代河床;還有的説由於常年水土流失,産生的侵蝕溝。據一位林土專家講,這裡大概是長白山原始植被的遺留,整個遼北、遼西原始植被,都遭受破壞,唯有大青溝能保存下來,這是非常難得的。這條溝有着特殊的科學研究價值。
大青溝像一條長長的巨形翡翠,鑲嵌在這茫茫的沙海之中。這條溝寬200米~300米,深近百米,由北向南迤邐而下。溝內,碧水清秀、景色壯觀。既有原始森林的氣勢,又有植物園的多姿。僅已查明的植物就有700多種,其中樹木有水曲柳、黃波羅、紫椴、椿樹、五角楓、蒙古櫟等122種;可入藥的植物有貫眾、天麻、防風等261種。這裡僅獸類和禽類如狐狸、金周鳥鳥、黑枕黃鸝、棕頭鶇鳥等就達38種;昆蟲有烏鳳蝶、黑蜻蜒等132種;菌類有馬勃等15種。人們都稱這裡既是天然的動物園,又是天然植物園。這對搞自然科學的人來説,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天然實驗室。因此,它吸引了無數的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土壤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慕名前來這裡考察。
大青溝之所以美麗和神奇,主要是在它的周圍千里之外沒有珍稀樹木和奇花異草,而在這裡卻是應有盡有。春天,溝內植物開花1個月後,溝外的植物才剛開花;夏季,溝外還是暴熱的天氣,驕陽烤得人透不過氣來,而溝內部薄霧繚繞,清涼宜人,有時溝外是晴朗的天氣,溝內還下着毛毛細雨;冬天,溝上氣溫達零下二三十度,可溝內泉水仍在流淌,野芹菜茁壯生長,溝底下的植物一片蔥翠,充滿着春天的氣息。
每當深秋時節,大青溝的景色更為迷人。當你登上大、小青溝匯合處的三岔口制高點的涼亭上,放眼望去,大、小青溝盡收眼底,此情此景令人心曠怡。整個大青溝以其磅礡之勢,雄渾之態,披紅着綠,絢麗如錦,令人心醉的魅力呈現在你的眼前。那深青、碧綠、淺黃、朱紅、淡紫各種各樣的色彩交相輝映,間雜在一起,一片斑駁,五彩繽紛,真乃是令人目滿神眩,讚嘆不已。特別是那鮮紅的五角楓林,在陽光的照耀下,像燃燒的火焰,紅得更加可愛。
大青溝以它獨特之美,吸引着各地游人。1984年,國務院批准通遼市為對外開放城市後,自治區將大青溝自然保護區列為旅游景點,前來觀光的游人與日俱增。自然景觀除了仙人橋、夫妻樹、五兄弟樹、蝸角楓等處以外,近年來,又修建起一些新的旅游景點。有美麗的菊麗瑪女神石雕像和金光閃閃的金龍劍以及白沙灘浴場、小青湖碼頭,這裡的騎馬場和射箭場所,獨具蒙古民族的特點,可供游人們觀賞、游玩。
在這裡,當你登上那高高的了望樓極目遠望或通過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小路漫游在森林之中,或乘坐輕舟蕩漾於碧波之上,或躍馬揚鞭、或駕上明駝奔跑在曠野之間,或圍在菊麗瑪女神雕像前細聽導游小姐講述着神話故事之時,無不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人間的幸福,領略到大青溝特有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