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
     如果把祖國的版圖比作啼晨報曉的雄雞,那麼呼倫貝爾就是雞冠上的一顆明珠。
呼倫貝爾盟得名於境內呼倫湖(亦稱達賚湖)和貝爾湖。地處東經11513′~12604′、北緯4705′~5320′。東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總面積25.3平方公里,相當於山東、江蘇兩省面積的總和。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 685.82公里。
    全盟轄13個旗市和兩個礦區、69個鎮、51個鄉、37個蘇木。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駐海拉爾市。
    1996年末,呼倫貝爾盟總戶數為720 964戶,總人中口為2 697 862人。全盟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0.65人。
    呼倫貝爾盟是多民族的聚居區。1996年,全盟共有3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為420 012人,佔人口總數的15.6%。其中:蒙古族人口193 425人,佔全盟總人口7.2%。內蒙古自治區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都在呼倫貝爾盟。在全自治區18個民族鄉(蘇木)中,呼倫貝爾盟佔14個。
    呼倫貝爾盟屬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組成部分。大興安嶺以東北--西南走向縱貫全盟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單元和經濟類型區域:大興安嶺山地為林區;嶺西呼倫貝爾大草原為草原畜牧業經濟區;嶺東地區的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為農業經濟區。
    以大興安嶺為分水嶺,形成嫩江和額爾古納河兩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 000多條,湖泊500多個。
    呼倫貝爾盟屬寒溫帶和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大興安嶺山脊和兩麓氣候差異明顯。其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年平均氣溫零下5℃~零上2℃。降水期集中於7月~8月的植物生長旺期,且雨熱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