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
赤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南部,我國東北地區的西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16 21 ~120 59 ,北緯41 17 ~45 24 之間。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交界,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東與哲裏木盟毗鄰。東西最寬320 公里,南北最長430公里,總面積90 021平方公里。
這一地理位置赤峰市成為我國東北、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溝通關內外和內蒙古東、西部的走廊。地處內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帶,北部為大興安嶺南段山地,西、南部為燕山與遼西山地的邊緣,中、東部為西遼河平原。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高平原、丘陵、沙地為六,其中山地高原佔26.2%,丘陵佔42.3沙地佔23.3%,河谷平原僅佔8.2%。
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耕地主要分佈於河川平原和丘陵地區,水田、水澆地佔1/4;草原主要分佈於達進而諾爾草原、大興安嶺低山丘陵、南部黃土丘陵及科爾沁沙地;天然林主要呈半環形分佈於北部和西部山地。
氣候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般表現為冬季漫長寒冷,春季多風少雨,夏季降雨集中,秋季迅速降溫。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氣溫一般為0—7℃,降水量年際、年內變化大,且地區分佈不均,降水集中,雨熱同季,多大風天氣。境內有老哈河、西拉沐淪河、烏力吉木淪河、教來河和內陸河五個主要水系,大小干支流40余條,達裏諾爾等大小湖泊58個。
由於處於我國東部成礦區,跨陰山構造帶和大興安嶺新華夏係隆起帶兩個成礦單元,區域地質構造複雜,成礦地質條件優勢。現已發現礦藏70多種,礦産地千余處。其中已探明的礦産30余種,産地80處,包括38處大中型礦床。主要礦産有鐵、銅、鉛、鋅、錫、金等金屬礦和煤、石油、瑩石、石灰石等非金屬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