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赤峰市屬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轄3區: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管7 旗2縣: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敖漢旗、喀喇沁旗、林西縣、寧城縣。市政府所在地為紅山區。全市有70個鎮、158個鄉、42 個蘇木、10個街道辦事處;2224個行政村、412個嘎查、211個居民委員會。全市共有蒙古、漢、回、滿、朝鮮等23個民族,1996年末,總人口為441.7萬人。
    赤峰市地處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帶,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種地形。地勢西高東低,海拔一般在500米~1500米之間。 赤峰市三面環山,中部開闊。大興安嶺呈東北--西南走向橫亙於北部和西北部,七老圖山脈座落在西南部,努魯爾虎山側斜臥於東南部。
    赤峰市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漫長寒冷,降雪量少;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快,霜凍來臨早。全市平均氣溫為0 C~7 C,年平均降水量為380毫米,日照時數為2800小時~3100小時, 積溫在1800C~3100C之間,無霜期在120天~135天之間。雨熱同期,有利於植物生長和物質的轉化與積累。風力資源豐富,具有開發利用的廣闊前景。
    赤峰市境內共有五大水系,即:老哈河、西拉沐淪河、烏爾吉沐淪河、叫來河和貢格爾河。前四條水系流向基本是順自然地勢自西向東出境匯入西遼河,同屬西遼河水系。後者為內陸水系,主要由貢格爾河、錫林河和大、小吉林河四條河流組成。五條水系共有一、二級支流40多條,總長約3750公里。全市有常年蓄水的內陸天然湖泊70多處,水面約65萬畝。全市水資源總量為39.9億立方米。
    赤峰市地處東北、內蒙古、華北三大植物區係複合地帶,植物種類繁多。全市地帶性植被分森林、草原和沙地三種類型,植被覆蓋率為38.5%。 赤峰市北部和東部處於栗鈣土土壤帶,南部基本屬於壚土土壤帶,西部和北部山地還有森林、森林草原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