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在阿爾山市正式開幕-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9 13:23:19
來源:新華網

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在阿爾山市正式開幕

字體:

  7月9日,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在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論壇中心開幕。大會旨在深入挖掘避暑氣候資源價值,交流避暑氣候旅游産業助力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效和經驗,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現場

  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于吉順在致辭中介紹了阿爾山獨特的避暑氣候資源和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並向廣大網友發出邀約:“阿爾山沒有30℃的高溫熱浪,只有22℃的清澈涼爽,在這裡你完全可以實現‘冷氣自由’。這裡沒有大都市的快節奏,只有童話小鎮舒展的慢時光。你可以在蒙古包裏睡到‘自然醒’,可以在烏蘭毛都大草原上與牛羊一起‘被散養’,可以在原始森林裏‘森’呼吸,可以在馬背上‘追日落’,還可以在溫泉裏‘被療愈’、在篝火旁數星星……”

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于吉順致辭

  中國經濟信息社總裁曹文忠&&,避暑旅游産業是激活區域“冷資源”的綠色引擎。興安盟於2023年榮獲全國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是發展避暑旅游的典範。今年7月至9月,興安盟、新華社內蒙古分社開展“嶺上興安盟·童話阿爾山”品牌傳播活動,將開展20多項形式多樣、業態多元的系列主題傳播,為興安盟旅游産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支撐。在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上,新華社中經社發布《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報告》、啟動“興安綠野”研學實踐活動,多方位推動阿爾山文化+旅游+産業融合發展。

  “氣候與旅游的關係天然密切,如今越來越多人順應氣象節律出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熊紹員介紹,極端天氣增加、氣候資源格局重塑,既為氣象與旅游融合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氣象服務已成為旅游安全的“智慧護盾”。同時,隨着旅游消費升級,避暑避寒、研學康養等特色體驗備受青睞。將氣象景觀和氣候稟賦轉化為旅游資源,正成為激活區域經濟、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的新賽道。

  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二級巡視員趙建軍&&,文化和旅游部産業發展司將持續加強與中國氣象局等有關部門的合作,引導各地充分利用當地氣候條件和資源,擴大暑期優質文旅産品供給,創新消費業態場景,激發避暑旅游新動能。

  在主旨報告環節,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以及文旅産業領域的專家、企業家圍繞“挖掘避暑氣候資源價值 助力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多維視角下避暑旅游的創新發展”等主題,深入剖析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享前沿觀點與創新理念,為避暑旅游發展出謀劃策。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中國旅游協會休閒度假分會副會長曾博偉發言

  “我們要從多維視角探究避暑旅游的創新發展。涼爽是避暑旅游的先決條件,氣候的體驗需要借助一定的自然資源,産品設計則要從單一觀光到度假、生態、康養、體育、文化等領域的深度體驗。場景、玩法、服務也要具有差異化、個性化、驚喜化。”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中國旅游協會休閒度假分會副會長曾博偉&&。

  星聯CSVA發起人、知名星空旅游策劃人蔣晨明從氣象觀星角度挖掘旅游産品的價值與路徑,他説:“‘嚮往的天空’不是物理空間,而是精神世界,好環境有更好的氣象和星空,‘氣象+星空’旅游,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跨界特性,可以獨闢蹊徑、開創新賽道。”

  會上發布、解讀了《內蒙古自治區避暑氣候旅游之星空旅游指南》《興安盟避暑氣候資源助力文旅産業發展白皮書》《阿爾山溫泉度假指數》三項重要氣候文旅成果。大會還同步啟動氣候旅游優質資源地區展示和童話阿爾山 文旅新高地——新華社鏡頭中的阿爾山新聞攝影展。

  本次會議由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旅游報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主辦,興安盟行政公署、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承辦。(王智敏)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